今年四月初,一條4分25秒的電話錄音曾在社交媒體上引起熱議,這是一位被醫(yī)院急召的護士和一名居委書記的對話,錄音中,書記頂住壓力讓醫(yī)務工作者上了前線。時隔八個月,我們再次回訪了這位“哭了”的書記,看看他工作中的那些變與不變。
再見到劉苗時,他正準備出發(fā)給小區(qū)里的一些老人送抗原去。隨著感染者增多,劉苗想方設法提前籌措了400多份抗原,還有一些藥品和酒精。他知道,總有人會需要。腿腳不便的朱阿姨,收到了劉苗送上的抗原。劉苗手里有一本“幫困手冊”,整理了小區(qū)里1000多位60歲以上老人的各種需求。
劉苗介紹,這本手冊結合了今年四、五月份期間時候樓主匯總的信息,還有日常摸排組建的表格,內(nèi)容是實時更新的。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每天還要和居民們直接打交道,居民區(qū)書記從來不是個輕松的活。今年四五月上海封控期間,劉苗所在的小區(qū)陸續(xù)出現(xiàn)陽性病例,配藥、送菜、看病,7個居委工作人員要應對3700個居民的各種需求,忙、累可想而知。可他卻把自己的手機號,貼到了小區(qū)的電梯里。拼盡了全力,卻難免也有崩潰的時候。
“再講我就哭了我知道我們?nèi)鄙偃耸?,我希望你去返?不管了你既然是醫(yī)務工作者 為了上前線你就去……”這段"書記哭了"的音頻一度刷屏網(wǎng)絡,而這樣的走紅,在劉苗的意料之外。
劉苗告訴記者:“那個電話實際上是我們?nèi)粘I钪泻芷胀ǖ囊粋€電話,有點受寵若驚。在這期間,除了這通電話,更多的是疫情封控期間涌現(xiàn)出來的樓組骨干、樓組志愿者,包括那位護士?!弊哌^的那段艱難時光,絕非沒有收獲。小區(qū)從最初只有7個居委干部,發(fā)展到10多個樓組長,再變成580人的志愿者團隊,居民自治力量不斷壯大。半年多過去了,但這支隊伍依然在不時發(fā)揮著作用,劉苗說,這對他也是一種鞭策。
“疫情給我們樓組團結,居民之間相互理解、守望相助,帶來了一個很好的機會 。樓組骨干,他們對社區(qū)的管理,包括對居民需求的掌握,非常清晰——我就會有一種工作的恐慌,我會不會因為不夠盡心,不夠專業(yè),不能群眾都上岸了,我們作為居委干部還在河里摸石頭?!?/p>
73歲的沈阿姨是一位樓組長,老伴前兩天確認了新冠陽性,得知消息后,劉苗趕緊來關心,缺點什么,要幫點什么。劉苗說,這個時候幫助她,等到她的身體康復之后,也更多地能參與到樓組工作里來服務更多的居民。這是一個互助的過程。
采訪期間,劉苗手機的消息總是響個不停,居民有需要時,很容易就能找到這位書記。劉苗向記者展示自己的手機:“社區(qū)一共住了3700人左右,我的私信好友有1000多,基本上都成為我的好友。我把他們按照樓號和室號進行了標注。”
新年的排班表已經(jīng)出來,元旦假期里,劉苗給自己連排了三天的班。他說,正是因為居民的元旦在社區(qū)度過,因此他的元旦一定也要在社區(qū)度過?!吧鐓^(qū)工作,或者說家園建設,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我們永遠在路上?!?/p>
(看看新聞Knews記者:劉逸然 攝像:汪鑫 實習編輯:張徐?。?br/>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