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是俄羅斯強化“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的又一重要技術路徑,這款武器不僅讓美國經過多年、投入重金所建立起來的各層級偵察、預警、反導體系陷入“無用”,更是將“核災難”的符號在美國本土放大。
俄羅斯戰(zhàn)略武器庫中又將添置一款“大殺器”,并且是全球唯一。
當地時間10月5日,俄總統(tǒng)普京在俄羅斯索契舉行的“瓦爾代”國際論壇全體會議的問答環(huán)節(jié)中表示,核動力巡航導彈“海燕”已經成功測試,只需要走向量產和實際部署。
俄羅斯“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試射
早在2018年3月,普京就在國情咨文中曝光了三款核武器裝備,其中就有“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另外兩種分別是:“薩爾馬特”洲際彈道導彈和“波塞冬”核動力無人潛航器。俄媒曾表示,只要美國在邊境線上有一處漏洞,“海燕”就能“鉆”過去實施核打擊。
特約評論員杜文龍稱,“海燕”是繼“薩爾馬特”服役、“波塞冬”試驗之后,俄軍的又一款新型核武器,一旦列裝對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戰(zhàn)略威懾能力將達到史上最高。
杜文龍稱,“無限航程”是“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的基本屬性,如果俄羅斯從美國防御體系最薄弱的方向,即墨西哥方向發(fā)動打擊,美國經過多年、投入重金所建立起來的各層級偵察、預警、反導體系都將陷入“無用”的狀態(tài)。加之已經服役的“薩爾馬特”和“波塞冬”,“核災難”的符號正懸于美國本土。
重拾核動力導彈研究 俄羅斯率先成功
事實上,關于核動力導彈的研究還要追溯到20世紀50、60年代。當時,美蘇兩國就在該領域展開了軍備競賽,不過,最終因技術問題全都下馬。這些年來,俄羅斯又重拾老路,開始研制“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并且取得了成功。這款導彈是由俄羅斯“革新者”設計局和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下屬全俄實驗物理科學研究所共同研制。北約代號為SSC-X-9“天隕”。數據顯示,“海燕”在升空前長約12米,可從傾斜的地面發(fā)射裝置上點火升空,在巡航飛行時彈體長約9米,它的主發(fā)動機為核動力噴氣發(fā)動機,彈頭最大載彈量為205公斤。
俄羅斯“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研制
杜文龍表示,從現有的信息來看,“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完全具備全球打擊能力、超低空飛行突防能力,同時,“海燕”不僅可以攜帶常規(guī)彈頭,還可以攜帶核彈頭,兩種彈頭能根據不同的作戰(zhàn)需求進行切換。由于“海燕”采用的是核動力,因此在彈體內置了核反應堆,就算敵方發(fā)現也不敢輕易將其擊落,一旦擊落很可能導致核爆或核污染。針對“海燕”,美方曾說,“美軍沒有阻止俄新式導彈的任何辦法。這些能攜帶核彈頭甚至是自帶核動力裝置的導彈如果逼近,即使有50%的攔截成功率,依然會產生無法想象的巨大災難?!?/span>
普京:俄羅斯沒必要降低“核門檻”
值得注意的是,普京在“瓦爾代”國際論壇的講話中還特別提及:沒有看到必須降低俄羅斯“核門檻”的必要性。普京還稱,在俄羅斯軍事理論中,有兩個可能使用核武器的理由:對俄核打擊和對俄生存造成威脅。結合這一背景,再透露“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的最新消息,這無疑是在向西方“亮劍”。
杜文龍表示,眼下,北約國家正在降低核武器使用的門檻,例如,美國新型的B-61戰(zhàn)術核彈正計劃重返英國,這對俄羅斯構成重大的核威懾。對此,俄羅斯反制的措施是提高核武器的打擊力度,“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正是在“薩爾馬特”洲際彈道導彈和“波塞冬”核動力無人潛航器的基礎上再度加大核打擊能力。
杜文龍稱,在俄羅斯的軍事理論中,沒有戰(zhàn)術、戰(zhàn)略核彈之分,只要作戰(zhàn)一方在行動中使用了戰(zhàn)術核武器,那么,俄軍戰(zhàn)略武器的使用將不再受限,換而言之,在俄羅斯面前,無論核彈的當量大小、使用次數,一旦動用就會招致核大戰(zhàn)、核災難。因此,普京所言:沒必要降低“核門檻”正是在向美國等西方國家發(fā)出警告,盡管你們的戰(zhàn)術核彈在俄羅斯周邊大量部署、前沿部署,但俄羅斯的回應方式只有一種:全面摧毀。
外媒:俄羅斯或再試射“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
無獨有偶,就在普京透露“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進展之際,西方媒體的報道稱,俄羅斯或最近已進行了“海燕”的試射。
報道稱,八月底俄方發(fā)布了一份關于“臨時危險區(qū)域”的航空通知,建議飛行員避開巴倫支海沿岸的部分地區(qū),此后,該通知多次延期,原計劃截止日期延長至10月6日。而俄羅斯在2019年試射“海燕”前夕也發(fā)布了類似通知。同時,挪威方面還從衛(wèi)星圖像上看到,兩架專門用于收集導彈發(fā)射數據的俄羅斯飛機停在發(fā)射場以南約160公里處,這些飛機歸俄羅斯原子能公司所有。在2018年“海燕”試射期間,同類型的飛機也在附近。
美國陸基“宙斯盾”反導系統(tǒng)攔截測試
對于為何選擇在北極圈附近試射“海燕”,杜文龍認為原因有三。首先,北極位置偏僻,其他國家想要偵察、預警、攔截難度頗大,即便是美國的衛(wèi)星在極地地區(qū)偵察能力一樣不夠用。其次,“海燕”這類有核動力裝置的武器是否完全成熟還需打一個問號,如果在飛行過程中出現意外,核燃料發(fā)動機墜毀,它所形成的核污染在人口稠密地區(qū)是災難性的,選擇在北極則可以將損失降到最低。第三,可能是在為“海燕”部署選址。未來,如果俄羅斯將“海燕”部署在極地,攻打美國本土的時間會大幅縮短。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眼下俄烏沖突快進入600天,俄羅斯選擇此時透露“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的進展也意在警告西方國家,在援烏方面要有所收斂。
(看看新聞Knews記者 方梁)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