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焊槍與繡花針,如果有一雙手能同時用好這兩件工具,手的主人會是什么樣子的呢? 54歲的湖北利川人張興發(fā),就是一名在上海建筑工地上工作的普通電焊工。但在上班之余,他卻用了7年的時間,一針一線繡出了一幅十字繡作品——“清明上河圖”。
中建二局華東公司上海奉賢中電建項目門前廣場上,7名建筑工人合力展開了這幅繡有1643個人物,全長22米的清明上河圖十字繡。作品上,不論是樹林稻田,石橋船只,還是亭臺樓閣,都被一針針繡了出來。然而這幅十字繡的作者并不是十指纖纖心細如發(fā)的女子,而是這位頭戴安全帽手握電焊槍的電焊工人張興發(fā)。對于老張來說,十字繡作品清明上河圖的完成,是他人生中一件特別重要的事情。
其實,張興發(fā)的十字繡之路走得頗為坎坷。多年前的一場車禍讓老張的腿落下了毛病,行動不如以前方便。為了走出傷后的陰霾,他開始學習電焊。但因為行動較慢,他的工作完成速度總比工友們要慢,為了補貼家用,老張下決心學習十字繡。然而這份決心等來的不是支持和鼓勵,而是周邊人們的不解和嘲笑。
張興發(fā)說:“剛開始繡的時候,很多人認為一個大男人在做女人的活兒,很多人嘲笑我,包括連家里面的人都不理解我,沒辦法,我總認為我用自己雙手掙錢,這沒有什么可笑的,所以我有信心把畫繡好?!?/p>
張興發(fā)從小畫作“四季平安”開始,隨后,“家和萬事興”、“八駿圖”,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十字繡作品在老張那粗糙的巧手下誕生。從《紅樓金陵十二釵》等作品被人相中開始,十字繡也逐漸成為了家中的經(jīng)濟來源之一。直到有一天,老張動用了家中一筆“巨款”買來清明上河圖材料,在本不寬裕的家中引發(fā)了一次不小的矛盾。
張興發(fā)女兒張郁說:“我媽媽基本上是沒有干活的,因為她手部有殘疾,基本上就在家里面做一些家務,我爸爸一個人掙錢。后來我上大二,那時候我哥哥上大三,家里兩個孩子上大學需要很多錢,我爸爸就花了蠻大一筆錢去買了這個清明上河圖的十字繡。其實那個時候還是蠻不能理解的,因為這件事情我爸爸跟我媽媽他們倆吵了不少架,但是后來既然爸爸想做,我也就支持他唄,七年時間,最后當這幅畫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時候,我覺得還是特別驕傲的,能有一個這么有恒心這么有有魄力的爸爸?!?/p>
如今,張興發(fā)白天仍然頂著安全帽,用手中的焊槍為上海的城市建設奮斗;晚上他則戴上老花鏡、拿起繡花針,繼續(xù)用十字繡扛起家庭的重擔。焊槍與繡花針,兩種看似毫無關系的工具,因為一份家庭的責任融入了一位父親的生命。加油,張興發(fā);加油,每一位努力生活的人。
(素材來源:靜安臺 編輯:王玨)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