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素有“赤色滬西”美譽的普陀,紡織廠聚集的小沙渡,一條深邃弄堂里,全國第一所工人學校“滬西工人半日學?!庇?920年秋天開始正式授課。因考慮到周邊工人作息時間,分早晚兩班上課,因此稱為“半日學?!薄?br/>
中國共產(chǎn)黨發(fā)起組成員李啟漢在1920年秋天來到小沙渡,這里是新發(fā)展起來的工業(yè)區(qū),紡織業(yè)亦是我黨視為凝聚大量工人的重要產(chǎn)業(yè)。于是,他租下了當年名為檳榔路3弄的錦繡里內(nèi)的工房,上下兩層共六間,月租24元。28套課桌和凳子,可容納56名學生。黑板上寫著,“‘工人’是天”。
在沒有電燈的年代里,學校置備一盞煤油燈,為晚上教學照明。為了吸引工人們前來報名,李啟漢特地購買了一臺留聲機,希望借文藝活動的形式鼓勵大家。在這里,前來報名的工人們不僅學習語文歷史政治等文化課,更是接受著政治啟蒙,培養(yǎng)階級意識、反抗意識。
條件簡陋的教室里,沒有花里胡哨的裝飾和課本。但“半日學校”有立志復興中華、為解放勞苦大眾的青年教員;有新文化思想的《新青年》;有通俗易懂的《勞動界》讀本。在這里,培養(yǎng)了許許多多重要的工人運動領袖,也涌現(xiàn)出許許多多杰出人才。為其后的五卅運動等工人運動奠定了思想基礎。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鞍肴諏W校”那一盞煤油燈,就像是星星之火,彼時可以燎原,此時可以傳承。這份責任根植于上海,使命的火種在小沙渡點亮,紅色文化歷史和精神內(nèi)涵代代相傳。
關鍵幀:
工人是天,頂天立地。
革命是火,代代相傳。
(看看新聞Knews記者:張樂 高原 文字:李蔚欣 編輯:陶亦益)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