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松?游自然”個展日前在上海滬申畫廊舉行,展出以藝術家雪松過去三年創(chuàng)作的布面墨作品為主線的幾個系列作品,呈現出雪松作品中自發(fā)性生長的藝術脈絡。過去幾年來,雪松嘗試以中國傳統(tǒng)水墨為媒材,在亞麻布上進行全新的當代藝術創(chuàng)作。新作沿襲了雪松以往的布面油畫作品篤定而自在的筆法,更以不同的視角,呈現出藝術家近年來游騁于自然的悠遠心境與超脫于藝術史既定觀念的成熟洗練。
自2010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第一次重要個展、2016年在故宮博物院舉辦特邀作品個展以來,雪松以浪漫的寫意畫風和獨創(chuàng)的媒材,表現出獨特的東方氣韻,逐漸形成他在當代畫壇中獨樹一幟地連接傳統(tǒng)與當代的自然主義藝術風格。
自然機理映照人之情感
“雪松的繪畫總是關注著自然,制造著超越于自然與人的物像。他近期畫的是山川樹木,與之前相比,畫中的空間更為廣闊和豐富,也有更多可供想象的細節(jié),觀者可以更愜意地探訪其間。”學術主持張離表示。
對自然的認識是無法窮盡的,人們渴望對自然的感知和親近,但最終無一例外地使這種探索回到對人自身的認識,這也是繪畫傳統(tǒng)中的一個永恒主題。張離認為,在雪松的作品中, 他是以隨機自洽的心中風景擺脫摹寫的窠臼,以自然的機理映照人的情感。在他的筆下,山和石在與水與風的伴隨和消融中塑造著這個世界,樹木和花草在光線與空氣中代謝著生命。
“這些山石和樹木的形態(tài)成為這個世界的規(guī)則和秩序的喻體,在凝聚和顯現中被觀看,進而被人的情感所發(fā)現和感應?!毖┧山柚^察體悟的敏銳和準確,結合他經年的訓練,閱歷的積淀,巧妙并令人震撼地從龐雜而混沌的外部世界提煉出了物質的秘密和自然的精神,將其凝聚筆端,成為這一秩序形態(tài)的人間文本。
墨跡不是形態(tài)的模仿
雪松的作品越來越傾向于單色黑白。他在畫布上的功法經過長期的淬煉已能隨心所欲?;驖饣虻哪氖┯柚泄?jié)制和自由已達成統(tǒng)一。
“簡潔是因為墨跡只是物像形態(tài)的提示,而不是形態(tài)的模仿?!睆堧x指出:“無論是畫面中的任何方位,或是構造中的任何部分,墨跡永遠不會孤立,而是向四周連接、蔓延和擴展,映射著大千世界的無垠空間。唯有如此,才能達到生命簡潔而有力的生長,在凝聚而又擴散中體現造物的意志?!彼匝┧伤龅牟皇墙嫼退茉?,而是使自然的規(guī)則自動顯現。
無所不在的“無名之物”
雪松畫面中無處不在的“無名之物”,那是一些初看起來模糊混沌的團塊或者影子,不起一點“應物象形”的作用,是多數畫家所竭力避免的。然而這些無序和莫名的墨跡在雪松的畫面中是那樣自足和貼切。
“ 它們可以是濃霧薄云的氤氳,可以是竹石草木的枯榮自在,也可以是風與水的擾動和平息。它們在異度的空間中傳遞著自然的法度和精髓?!睆埬f:“這不是任何一個畫家都能為的,它顯現的是藝術家永不停歇的進取心和深度的磨練造就的通達和磊落?!?/p>
(看看新聞Knews記者:王健慧 編輯:馨元)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