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點半,四位老人在他們的茶攤集合了。
這里是浙江紹興。此時,天剛微亮,暮色仍未散去,馬路上幾乎沒有行人,只有清潔工剛從茶攤前掃過。
老人擺攤
這四位老人都是鐘堰老年茶會的燒茶人,其中年齡最大的是84歲的余阿王。每天早上,他都會準時出現(xiàn)在茶攤,搬茶具、燒碳生火、倒水、煮茶,是他每天都要周而復(fù)始的工作。
燒火
燒完一桶茶后,他會在茶水沒被喝完的間隙,靠在茶攤里好心人送來的沙發(fā)上,休息一會。每次茶水被喝完后,他會在桶里倒上五十斤水,再用瘦骨嶙峋的雙手把水桶抬到一米多高為茶鍋注水。作為旁觀者,你很難不擔(dān)心八十多歲的老人是否還能夠勝任這一差使,但這樣的事情,余阿王老人每天要做上十幾二十遍,每年要做上三個月,并且已經(jīng)做了十幾年。
燒茶
“您做了多久了?”記者幾次大聲喊話之后,余阿王終于聽明白了這個問題——老人平日里習(xí)慣說紹興土語,再加上年過八旬,和外人溝通起來多少有些困難。但即使聽懂以后,老人也記不清具體的年份。十幾年了吧,他說,聽上去就像是這十幾年不過是一瞬間的事情。
“他們天天都這樣,年年都這樣,專門為我們燒的,不收費的。“六點不到,茶攤迎來了第一位茶客——一位清潔工,他告訴記者,每天準時到茶攤喝茶,早就成了他的生活習(xí)慣。和他一樣每天來接茶的還有不少附近的攤販和保安,大多都是需要進行戶外工作的人群。
給市民倒茶
說是“每天”,其實并不準確,老人們每年的燒茶日期是從農(nóng)歷的五月初十到八月初十,也就是一年里最熱的日子,整個三伏天近四十度的天氣,老人們都要在茶攤待上十幾個小時。而這一切,都是因為在驕陽似火的七八月份里,水是一個戶外工作者不可缺少的東西,而茶攤的茶水里還有一份額外的關(guān)懷。
茶攤的秘密在于每天早上余阿王準備的茶包,里面摻加了陳皮、豆蔻等七味中藥材。老人們都做了大半輩子的農(nóng)民,農(nóng)閑的時候還會出門做泥水工,和酷暑打了幾十年的交道。這個茶包是他們通過幾十年經(jīng)驗攢下來并一點點調(diào)整的獨家配方。
“這里的茶水好喝,甜?!焙炔璧氖忻裾f不出太多的門道,他們只知道這里的茶水好喝、解渴。
喝茶
又一個茶客帶著五個大水瓶來打水,茶客不發(fā)一言,低頭將水瓶擰開瓶蓋放在桌上,當(dāng)天負責(zé)值班的老人王五四也默默接過水瓶,開始為水瓶灌茶,灌完一瓶又接過一瓶,兩人全程沒有一句話交流,直到打完水離去,這位茶客都不發(fā)一言,連“謝謝”也沒有說上一聲。經(jīng)年累月的相遇讓老人和茶客之間形成了一種無聲的默契,客套反而會讓彼此受累。
而有的茶客甚至都不會麻煩老人,接完水就自行離開,一位自己動手的茶客說,來這里打水就是方便,也沒有人管,打多少都管夠。
不需要起身的時候,老人們會靜靜地坐著休息。沒有茶客光臨的時候,老人們一坐就是幾十分鐘,甚至幾個小時,安靜得如同時間凝滯。
這樣的日子,燒茶老人們已經(jīng)重復(fù)了二十三年。1993年,十四名鐘堰村民聚集在一起,每人出資五十元,成立了鐘堰老年施茶會,每年夏天都會在路邊擺攤施茶,地點幾經(jīng)騰挪,終于在2006年搬到了現(xiàn)在的大校場車站附近。
二十多年來,燒茶老人先后有人加入、退出,但茶攤一直開到了現(xiàn)在。而隨著茶會的影響力慢慢擴大,越來越多的村民習(xí)慣在每年年后的廟會上,為茶會“捐”上一百元,村民們覺得這是捐款,“捐給他們燒茶去鋪路去做好事去。”在他們看來,這一百塊錢就是捐款,捐出來就是做好事了,但茶會里的燒茶老人們覺得,這就是村民們交上來的會費,每一筆都要記得明明白白,如果“會員”遇到了困難,他們會酌情給予幫助,如果會員家里遇上紅白喜事,他們也會隨上一份禮品。雖然這些交過錢的“會員”平日里不會來料理茶攤,但燒茶人們覺得,捐過錢的人就是為茶會做過貢獻,和自己一樣,都是施茶會的一名會員。
二十三年過去,鐘堰老年施茶會的會員已經(jīng)從14人增加到了1220人。
也就是說,茶會最近一年的會費收入就有十二萬元之多,而茶攤一年的成本約在兩萬元左右,根本用不了這么多錢,老人們決定,將多余的錢捐助給需要的人,2010年玉樹地震,茶會通過紅十字會向災(zāi)區(qū)捐出了第一筆善款兩萬元,2013年雅安地震,茶會捐助了三萬元,同時茶會開始向社區(qū)附近需要幫助的村民伸出援手,這一系列善舉得到了了越城區(qū)政府的嘉獎并吸引了輿論的關(guān)注,茶會堅持二十余年的善舉被當(dāng)?shù)孛襟w報道,隨之而來的是茶會大幅度提高了對外界的捐助。
2014年魯?shù)榈卣?,茶會再一次通過紅十字會像災(zāi)區(qū)捐助了善款,金額為五萬元,2015年,茶會向外界捐款八萬元,2016年上半年,捐款已經(jīng)超過了九萬元,捐助項目多為媒體聯(lián)系的困難人群或是社區(qū)周邊的公益項目。
賬冊細目
賬冊
雖然茶會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經(jīng)費越來越充足,但隨著歲月流逝,一個巨大的問題也擺在了茶會面前——燒茶人的年齡越來越大,今年燒茶人隊伍的平均年齡已經(jīng)超過七十九歲,而每年的農(nóng)歷五月至八月是一年當(dāng)中最熱的時候,整個三伏天,老人們需要在烈日下堅持十余個小時,這對老人的體力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隨著老一代燒茶人的逐漸淡出,燒茶人隊伍的后繼乏人成了擺在現(xiàn)任負責(zé)人嚴雙榮面前的問題——2014年還有16人可以堅持燒茶,2015年這一數(shù)字變成了12人,而在今年只剩下了十人;燒茶人老去的同時,隊伍里卻鮮有新人加入,最近一名加入的“新人”還是三年前的張百仁,而后的兩年里燒茶人隊伍再無新鮮血液更替。
排班表
“現(xiàn)在出個一兩百塊錢,對于很多人來說都不是難事,但是愿意出來做事的人確實越來越少了。“面對后繼乏人的困境,嚴雙榮多少有些無奈,開了二十多年的茶攤在他手中倒掉是他難以接受的結(jié)果。
“沒有人了我們也要做下去,做到我們做不動為止。”嚴雙榮說。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quán)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