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辰光,上海人過年,一家門吃年夜飯,圓臺面上一鑊“全家?!?、油爆蝦、八寶鴨、走油蹄髈,這點硬菜都是標配。
改革開放初期,馬大嫂們都要提前兩個號頭開始盤算起來,囤各式各樣的“票子”用來過年采購。肉票、糧票、豆制品票,還有凍禽票、蛋品票、粉絲票,連得燒菜的黃酒和味精,也要票子。早上四五點鐘就爬起來,跑到小菜場里向去排隊換菜,最殟塞的就是,排了一個多鐘頭,要輪著自家了,營業(yè)員來一句:后頭不要排了,物事賣光了!
好不容易菜買好,年夜飯燒出來,還勿好一頓吃光,要搬進搬出、在親眷朋友來走人客的辰光,再招待一趟。
1991年11月1日,上海副食品系統(tǒng)阿末一張計劃供應(yīng)的票證“豆制品票”不用了;1993年,糧票也正式停用了,老百姓終于可以“買菜自由”。
90年代中期,乍浦路美食街熱鬧起來,條件越來越好的上海人,吃到了老早從來沒吃過,有得各種風(fēng)味的美食,短短一條馬路上開了100多家酒店、飯店。特別是每年春節(jié)年夜飯,假使好訂得到乍浦路上的“四大名店”:飄鷹、丁香、珠江、王朝大酒家,葛絕對是屬于路道粗,扎臺型的事體。
你記憶當中的年夜飯,是啥樣子呢?
(看看新聞Knews記者:楊文君 王幸 張崢嶸 實習(xí)生:秦晨 滬語誦讀:印海蓉 特約協(xié)作:朱貞淼)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quán)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