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生,我不要切子宮?!?/p>
“來人啊,我想想還是切吧……”
“不,我還要生二胎,我不切了!”
3年前,罹患宮頸癌的小梅在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yī)院華克勤主任醫(yī)師的主刀下進行宮頸癌保育手術,并于今年年初自然懷孕。本是喜事,但因為有著之前宮頸癌的陰霾,再加上孕中期保胎、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壓等因素,小梅的孕期過得并不平坦。孕33周,她發(fā)生了胎膜早破入院待產,躺在產床想起往昔種種,孕期的膽戰(zhàn)心驚、對宮頸癌復發(fā)的恐懼和為腹中寶寶的擔憂,此時又一個難題擺到了她的眼前——究竟要不要在剖宮產的同時切除子宮?這一刻,心中的煩郁糾結終于徹底爆發(fā)。
備孕、患癌、保育,宮頸癌治療之路步步驚心
事情要從2014年說起,當年的小梅只有32歲,結婚后還沒有孩子,因為一次性生活后出血到醫(yī)院檢查,誰知就發(fā)現宮頸異常。隨著檢查的深入,終究出現了最不愿看見的結果,陰道鏡和LEEP活檢報告均直指“浸潤性鱗狀細胞癌”,治療方法也很明確——廣泛性全子宮切除,也就是說,要把宮頸連同相鄰的子宮與宮旁組織等一并摘除,清掃盆腔淋巴結,盡可能阻斷宮頸癌的轉移之路,這也是世界公認的宮頸癌手術首選方案。醫(yī)生告訴她,從現有檢查結果來看,她的宮頸癌應該屬于早期,盡早進行根治手術,治愈的希望很大。
然而,切除子宮,意味著再也無法生育。面對小梅強烈的保留生育功能的意愿,在宮頸癌保育方面有著豐富經驗的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yī)院華克勤教授團隊決定一試,為小梅留住一份成為母親的希望。
面對保育心切、有些急躁小梅,華克勤醫(yī)生耐心詳細地告訴她宮頸癌保育必須通過的“三道關卡”,即術前檢查、術中冰凍和術后病理均符合保育要求,這是目前為止國內外對于宮頸癌保育手術適用范圍的共識,也是為患者生命安全建筑的防線。目前來看,雖然小梅的術前檢查符合保育要求,但保育手術能否成功,還得取決于術中和術后的實際情況。
分離神經、游離輸尿管、清掃淋巴結,手術當天,華克勤主任醫(yī)師在狹小的盆腔空間里仔細地切除宮頸癌病灶,為保留子宮和子宮的功能,盡可能不破壞子宮的每一根血管、神經和韌帶,并完整地切下宮頸組織。30分鐘后,冰凍病理結果回報:未發(fā)現淋巴結轉移跡象。保育的第一步成功,預示著宮頸根治性切除手術可以按計劃實施。時針繼續(xù)爬行,第二次冰凍提示:切下組織的邊緣沒有腫瘤累及,沒有脈管浸潤!術中冰凍符合保育要求!松了一口氣,手中的動作卻并不停下,華克勤精準地完成縫合,干凈利落地完成了手術。
在醫(y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和護理下,小梅順利出院。術后病理報告提示:IB1期鱗癌。華克勤團隊里一同協(xié)助手術的易曉芳主任醫(yī)生主動承擔了后續(xù)隨訪職責,她告訴小梅,術后病理符合保育要求,這意味著她已經闖過了宮頸癌保育之路上“三道關卡”,現在的目標是盡快懷孕,保留下來的子宮體像顆不定時炸彈,為了減少宮頸癌復發(fā)的可能,在分娩中可以同時摘除。
懷孕、保胎、切除子宮,支持是最長情的告白
懷孕,談何容易?宮頸切術,術后創(chuàng)傷,再加上其他一些身體因素,小梅與丈夫備孕了一年多也沒有成功。正當兩人想要放棄,準備去做試管嬰兒的時候,2017年初,瑞寶悄悄在媽媽的肚子里安家落戶。這一消息讓完全沒有準備的一家人喜上眉梢。小梅再次選擇了她熟悉和信任的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yī)院,在這里完成每次的產檢。
沒有辜負這份信任。小梅在孕期中遭遇了妊娠期高血壓、妊娠期糖尿病,懷孕5個月的時候還因為陰道流血而入院保胎,雖然如履薄冰,但產科團隊依然用最專業(yè)的技術為小梅和她的寶寶保駕護航,渡過了孕期難關。
12月21日早晨,孕33周+3這天,羊水破了!經過檢查,小梅被收治入院。產科張慶英主任醫(yī)師考慮到臀位胎膜早破,決定第二天就剖宮產。同時,根據國際宮頸癌保留生育手術現行指南,考慮到患者已經完成生育,華克勤、易曉芳兩位婦科專家都建議在剖宮產術中同時行宮體+輸卵管切除術,但也指出,如果小梅有強烈的再次生育二胎意愿,且理解相關風險、愿意積極配合隨訪,也有機會保留子宮,僅行剖宮產。
胎膜早破、寶寶33周就要提前出生、早產兒面臨肺部感染、腦部受損的可能,再加上一直封存在記憶里不愿提及,如今終于不得不再次面對切除子宮這一可能……這一系列的打擊讓小梅措手不及。于是在產房里,便發(fā)生了本文開頭的這一幕——小梅在要不要切除子宮這一問題上反復徘徊、舉棋不定。切除子宮,有更大概率預防宮頸癌的復發(fā),但也意味著永遠不能再生育;不切子宮,還有生二胎的機會,甚至三胎……小梅都曾經夢想過的,但是宮頸癌一旦復發(fā),情況將非常兇險,甚至危及生命。
切還是不切?小梅側轉難眠。醫(yī)生將所有的利弊情況都分析給小梅和她的家人,并告知不管她做出任何決定,作為醫(yī)者,必將尊重其選擇,并竭盡全力給予支持。經過一天一夜“切和不切”的反復和糾結,在家人堅定的支持和陪伴下,小梅終于做出了選擇:“我決定切除子宮,不管寶寶最后如何,這就是我唯一的孩子。”
剖宮產術很快進行,臀位以及宮頸切除造成的宮體改變給手術造成了一定的困難,在張慶英主任醫(yī)師主刀下,瑞寶順利出生,“女寶寶”、“體重2250克”,早就等候在一旁的新生兒科醫(yī)生迅速為瑞寶做了檢查,并表示情況良好,聲音傳來,大家都為小梅和瑞寶感到高興。小梅的手術仍在進行,張慶英主任醫(yī)師做好處理后,易曉芳主任醫(yī)師馬上接手,進行了宮體及雙側輸卵管切除術。
術后第5天,瑞寶和小梅的狀態(tài)都不錯,“當時在切和不切之間猶豫了很久,我怕切了子宮自己會老的快?!毙∶烽_玩笑地解釋道,“給大家添了麻煩,現在除了感激,真是不知道說什么?!?/p>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在治療婦科腫瘤的同時兼顧考慮保留生育功能,這已不僅是個醫(yī)學問題,更成為一個社會問題。據悉,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yī)院華克勤教授團隊目前已完成宮頸癌保留生育功能手術800余例,其中有生育需求的200余名患者中有80余名已完成生育。期待醫(yī)療技術的進步和研究的深入,能為更多的“小梅”能圓一個母親夢。
(看看新聞Knews記者:霍云 通訊員:張煊 實習編輯:施如順)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