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由國家大劇院全新制作的莎士比亞名作《哈姆雷特》在北京重磅上演。上周日(12月3日),由著名導演陳薪伊攜佟瑞欣、王詩槐、關棟天等實力演員及國家大劇院戲劇演員隊將這部全新版《哈姆雷特》獻演上海大劇院。
波云詭譎的天空下,江南園林的屋檐與丹麥王室的歐式城堡結(jié)合在一起……漆黑的舞臺上,伴隨著入侵者的轟炸聲,佟瑞欣飾演的朱生豪在破舊的床上筆耕不輟地翻譯著,當被炸毀燒焦的譯稿散落在舞臺中央,他扼腕感嘆:“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不容思考的問題”,至此揭開了該劇對于《哈姆雷特》的詮釋。
《哈姆雷特》作為莎士比亞最負盛名的劇作之一,其探討的人生問題吸引著無數(shù)的戲劇人和研究者。國大版《哈姆雷特》最大的特點是從作品譯者朱生豪的視角切入,讓作家本人成為這部戲的一部分。
中國人讀莎翁,讀「哈姆雷特」,可以說始于朱生豪的譯文。1935年起,朱生豪開始了長達十年的莎劇翻譯歷程。收集了莎劇的各種版本、注釋以及莎學資料進行比較和研究。翻譯過程飽受戰(zhàn)亂和病痛干擾,譯稿也屢次在戰(zhàn)火中丟失,他當時和妻子邊演邊譯,夜以繼日地工作,身體狀況也與日俱下,終以病弱之軀完成了30余部莎劇作品的翻譯。朱生豪筆下的著作通俗易懂又蘊含美感。作為文學大師及語言學家,朱豪生將自己的感悟及思考融入譯文中,在中國談論莎士比亞,始終繞不開朱生豪,因為他早已融入其中,成為這些作品的一部分。
無獨有偶,陳薪伊導演對朱生豪譯本也是情有獨鐘,尤其欣賞朱生豪譯文中的靈動幽默——那種“很生活又不缺詩意”的表述。據(jù)陳薪伊導演回憶,當國家大劇院院長陳平和自己提及新戲的創(chuàng)作,她當時脫口而出就想做一出朱生豪的戲。當時恰逢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紀念,陳薪伊導演希望將這出戲做成朱砂眉批(朱砂諧音“朱莎”),于是采用了戲中戲的形式。演員佟瑞欣一人分飾兩角,既是翻譯家朱生豪,又是丹麥王子哈姆雷特。陳薪伊希望通過表演上的轉(zhuǎn)換喚醒觀眾,將朱生豪的孱弱身軀與堅強的意志對照哈姆雷特的強健體魄與脆弱靈魂,在劇中打破了堪稱樣本的完美人設,剖開王子的高貴優(yōu)雅,直見內(nèi)心的脆弱和掙扎,也讓觀眾重新審視那位被粉飾的高貴王子。
在開始構(gòu)思如何排演《哈姆雷特》時,陳薪伊特意參觀了朱生豪故居,并堅定了以其作為切入點的想法:“他太偉大了,我要在這樣一個偉大的靈魂里去尋找哈姆雷特?!蓖瑫r,朱生豪故居的場景啟發(fā)了她對舞美及服裝設計的思考,“燒焦的手稿”成為了該劇在舞臺布景上的一大亮點。同時,陳薪伊決定在《哈姆雷特》的原著基礎上增加以朱生豪為主要人物的序幕部分,全劇由戰(zhàn)爭的轟炸場景開篇。家國陷入危難困境與哈姆雷特的父親被殺害形成了兩條互相照應的情感脈絡。此外,該劇將深刻挖掘哈姆雷特的人物內(nèi)涵,反思其一直以來被崇拜和視為完美的憂郁、延宕的氣質(zhì),而強調(diào)“行勝于言”的重要性。“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不容你思考的問題?!标愋揭琳f道。
陳薪伊執(zhí)導的國家大劇院版話劇《哈姆雷特》也是上海大劇院“發(fā)現(xiàn)最美”系列項目之一。該系列自2011年創(chuàng)立,至今已有6年歷史,曾推出國家話劇院出品的話劇《四世同堂》《紅玫瑰與白玫瑰》等一系列優(yōu)秀原創(chuàng)精品。國大版的《哈姆雷特》無疑又是一次對經(jīng)典的重塑和再造。此版《哈姆雷特》不僅加入了翻譯家朱生豪的視角,在舞美和音樂運用上還融入了許多“中國元素”。舞臺設計同時采用江南園林與丹麥王室的風格,音樂上也大膽加入了昆曲唱段等中國元素。陳薪伊說:“雖然許多戲劇的處理是在解剖哈姆雷特,但我不能讓哈姆雷特失去莎士比亞戲劇中高貴的氣質(zhì)和高雅的風韻。因而,我用高貴的氣質(zhì)去融合不同的劇種。比如,我加了一段《牡丹亭》的音樂,因為無論是花園殉情,還是父親在感情路上的阻隔,奧菲利亞和杜麗娘都是十分相似的。”這也是她作為戲劇人想要帶給觀眾的事關東西方文化共存的思考。
(看看新聞Knews記者:王琳琳 張凱 編輯:王玨)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quán)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