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餓了么等平臺,偽裝成新用戶,刷單、騙取新人補貼,在一些人眼里,這可能只是占便宜行為,不觸犯法律,但其實這種“薅羊毛”行為很可能已構(gòu)成犯罪,須被追究刑事責任。靜安法院日前就以詐騙罪,對一個“薅羊毛”黨定罪量刑。
被告人尹某是個95后,據(jù)稱,他因偶然的機會加入了一個QQ群,群里有不少“薅羊毛黨”和餓了么上的商家。之后,根據(jù)群里傳授的“薅羊毛”方法,尹某利用從接碼平臺購買的手機號,用一個手機反復注冊新賬號,偽裝成“餓了么”新用戶,到事先勾結(jié)好的商家大量下單,騙取新人補貼后,再與商家瓜分。
尹某說,群里面商家會聯(lián)系他,讓他為自己刷單。之后他去勾結(jié)好的商家處下單,而對方實際并未發(fā)貨,一次紅包補貼減免15元,一單到尹某手也就4、5塊。
靜安區(qū)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部檢察官金霞介紹,商家肯定提前知道這個單子是尹某下的,隨后就發(fā)起了送貨,尹某點擊收到貨品,這一單交易就“成交”了。餓了么平臺“被騙”,就給商家一定的補貼,商家和消費者分取了餓了么平臺的補貼紅包。
尹某在餓了么虛假下了800多單,參與套取“餓了么”紅包補貼13000多元。去年5月尹某自動投案,公訴機關認為,尹某利用類似“穿馬甲”的行為,偽裝成新用戶,虛構(gòu)事實、騙取他人財物,數(shù)額較大,已構(gòu)成詐騙罪。靜安法院日前公開審理此案,以詐騙罪判處尹某有期徒刑6個月,并處罰金2千元。
靜安區(qū)人民法院法官陶琛怡說,詐騙罪是金額5萬元以上,對應3年以上有期徒刑,尹某詐騙金額1萬3千余元,加之他有自首情節(jié),當庭也退賠了全部違法所得,所以依法從寬,對其量刑有期徒刑6個月。
而本案中的商家,暫時還沒有到案。
金霞檢察官說,相對消費者個體比較好甄別定位,虛擬的商家偵辦難度會更大。因此也要提醒消費者,不要輕易地、想當然地薅羊毛,結(jié)果可能是你成不了最大的受益者,卻成了最快承擔法律責任的人。
(看看新聞Knews記者:張幗霞 馮家琳 編輯:老徐)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