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叔德臣姪十人,貝十朋,羊百。用作寶尊彝?!保@是上海博物館收藏的叔德簋上的一行銘文。這段文字,記載了周成王曾在成周舉行祭禮,在祭祀儀式結束后,賞賜給一位叫德的人十朋海貝和一百只羊,朋為貨幣單位,一朋為海貝十枚,十朋則為一百枚。
三十五年前,三星堆遺址一二號祭祀坑的發(fā)掘,讓沉睡千年的古蜀文明“一醒驚天下”,除了出土造型夸張、碩大的青銅面具、大立人、神樹等青銅器外,金面具、金杖無不彰顯這是一個超脫于塵世的神權之國。在充滿神秘色彩的二號祭祀坑底部,考古工作者清理出了4600多枚海貝,它們大小勻稱,每一枚貝殼都經(jīng)過了仔細挑選。把握三星堆遺址第二輪考古發(fā)掘的時機,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科技考古專家正在針對三星堆的貝殼與象牙來源,展開綜合分析研究。
三星堆發(fā)掘考古工作大棚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貝類考古專家王絹,對三星堆目前出土的貝殼進行了初步鑒定。王絹確定這些海貝均為“貨貝”,也就是古時用于交易或是祭天禮人的黃寶螺。這是一種廣泛分布于我國南方沿海,南沙群島、以及東南亞沿海、印度、巴基斯坦沿海的貝殼種類。
考古發(fā)掘艙搭載設施
由于海貝便于攜帶、計數(shù),逐漸成為商品交換媒介。作為人類社會早期的原始貨幣,它又被稱為“貝幣”,大約在3500年前,河南殷墟婦好墓等地已存在中國最早,用海貝加工制成的貝幣。
五號坑出土文物場景
如果說三星堆地處內陸,而遺址出土的貝殼一定與沿海有關,那么三星堆的貨貝,究竟來自于我國南海地區(qū),中南半島?還是來源印度洋沿岸,目前還無法得出確切結論,但依據(jù)已出土的大量貝殼和象牙,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考古專家范安川認為,三星堆與外界來往頻繁,可能是一處殷商時期的商貿中心和神權國度。其中出土的象牙,可能三星堆人是與外界交流或是產(chǎn)生貿易的一種貨品。而貨貝作為一般等價物,也可能在三星堆的族群和文明中,充當著重要的貨幣角色。所以應當把海貝與象牙結合起來研究,通過成分分析等最新科技手段,來探尋三星堆出土海貝的來龍去脈。
(看看新聞Knews記者:彭曄 游明靈 實習編輯:夏定偉)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