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全球歷史上首個人類和人形機器人“共跑”半程馬拉松將在北京亦莊舉行。關于這場比賽您是不是有很多困惑,“人機共跑”馬拉松究竟是怎么個跑法?看視頻為您一一解答。
首先,參加馬拉松的一個賽隊由一個機器人、一個操作手和兩個工程師組成。參賽機器人必須具有人形外觀,可實現(xiàn)雙足運動,輪式結構將被紅牌罰下。其次,機器人單個個體跑馬拉松的賽制完全轉變成了賽車的賽制,領隊和操控手像是車手,工程師則像是車隊??刂品绞娇蛇x擇手動遙控或完全自主控制?!?/p>
賽道全程21.0975公里。雖然“人機共跑”,但機器人將擁有專屬賽道。
整體比賽時間在三個半小時,起跑選擇了逐個出發(fā)的形式。
比賽途中,機器人可更換電池或直接換新的機器人接力,但后者將被追加10分鐘罰時。
和人一樣,能跑馬拉松的機器人要先有個好身體,從而應對長距離奔跑帶來的高負載。這需要關節(jié)設計的高度集成、針對復雜路面的足底仿生設計、精密的算法、對環(huán)境的快速感知,來維持奔跑的穩(wěn)定性。
耐力也是一大考驗。由于換電會計入比賽時間,各參賽隊伍需要在最大限度發(fā)揮電池續(xù)航能力的同時,合理安排換電策略,還要做好散熱工作。
這次人類與機器人的并肩奔跑,是對我國人形機器人技術的一場重要實戰(zhàn)檢驗?!叭藱C約會”,誰能勝出,讓我們拭目以待!
編輯: | 鄧學嶸 |
責編: | 張艷 |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