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松江玉陽路上班的
黃女士反映說:
玉陽路段附近的路面起伏不平,
甚至到了影響
車輛正常通行的程度。
每天該路段上有很多人騎車摔跤;
不少轎車碰擦底盤,
甚至還有公交車被卡得動彈不得。
那么這種情況到底是怎么造成的?
有沒有人管呢?
這條路“坑”了多少人!
記者來到現(xiàn)場時,
正好遇到一輛黑色轎車
被起伏的路面卡到底盤
輪子被架空,車子無法動彈
被卡住底盤車輛駕駛員:這路不好走
記者:你車底盤都卡住了?
被卡住底盤車輛駕駛員:卡住了,退不回去了,
記者:輪胎在空轉了,你底盤卡住了。
被卡住底盤車輛駕駛員:能不能幫我推一下?
另一邊,
來來往往的土方車揚起漫天灰塵,
別看土方車塊頭大、底盤高,
在這樣起伏的路面上行駛,
依舊需要小心翼翼,
一不留神就有側翻的可能。
更要命的是,
這條路還是市民黃小姐
每天上下班通勤的必經(jīng)之路,
如此路況,
讓她和同事們"吃足苦頭"。
黃女士 投訴人:晴天就是一身的灰,包括車子附近樹上都是一層厚厚的灰,雨天就是一身泥水,雨天根本無法行走的,我的車子底盤是被刮蹭過兩次。我有一個同事走這條路,底盤徹底刮壞了, 維修花了幾百元錢,騎電瓶車的同事有四五個摔跤,我們也打了12345去投訴,希望政府部門馬上解決,但一個多月都無法解決。
這條路上,
來來往往的還有不少工程車,
每當車開過時,
地面就像呼吸時的胸腔
一樣上下起伏。
坑坑洼洼的路
“費車”也“費鞋”
在這里走上幾步
鞋子如果還完好如初便是幸運
“填坑”趕不上“挖坑”?
那么這條路為何
會變得如此傷痕累累呢?
記者了解到,
附近就是滬蘇湖鐵路的建設工地,
由于工程建設進入高潮,
如今每天有五百多輛工程車輛碾壓路面,
讓路面不堪重負。
玉陽路到處坑坑洼洼,
相關單位有沒有采取措施呢?
記者找到了負責施工的中鐵二局
安全總監(jiān)了解情況。
他告訴記者,
參與建設的單位不止他們一家,
目前他們所能做的措施,
僅限于灑水降塵和修補。
陳倫敦 中鐵二局項目部安全總監(jiān):因為整個滬蘇湖松江南改造和高鐵站修建,相關單位很多,我作為目前區(qū)域參建方一員,一個代表而已,我們二局這邊對這條道路,目前做的就是降塵,我們對破損嚴重的也有修復,但車流量大了,(路面平整)持續(xù)時間不那么長。
雖然施工方之一表示,他們確實采取過措施,但眼前的景象,卻無法讓人對此說法信服。不過,屬地永豐街道社發(fā)辦的負責人證實,施工單位確實盡了灑水防塵和修路的義務,但實際收效并不如意。
據(jù)了解,該路段只是鄉(xiāng)村級別公路,設計之初就沒有考慮到 要受如此重壓,其實松江區(qū)交通委也有計劃,將玉陽路升級為玉陽大道,但由于滬蘇湖鐵路工程還在進行,道路升級只能延后。
胡斌 永豐街道社區(qū)發(fā)展辦主任:玉陽大道年底也要施工了,我現(xiàn)在翻新,時間、資金都是一種浪費,現(xiàn)在這種路況,沒有徹底翻新之前,我只能頻繁小修小補,有坑就填,不平就拉拉平,我們只能盡量增加頻率,來回巡查有不平馬上就補。
此外,胡斌表示,如果車輛遇到類似的陷入坑中“無法自拔”、底盤刮壞的情況,根據(jù)交警意見,一般由街道和車主協(xié)商解決賠償事宜。
記者:吳浩亮、蔣文越
編輯:許露露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