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6日晚播出的《這就是中國》節(jié)目中,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和中國研究院特邀研究員、清華大學蘇世民學院王紹光教授兩位主講人就“全面小康:14億人的成功”展開了主題演講。
2019年一瞬間就過去了,張教授個人最精彩的回憶就是新中國70周年的盛典,他作為思想理論界的代表登上彩車,參加了這場偉大而難忘的盛典。這次國慶盛典,從解放軍戰(zhàn)士到大學生,絕大多數(shù)參加者都是90后95后,可以看出他們自信、陽光、開心,這和大數(shù)據(jù)高度一致,這是中國最自信的一代人。
這次慶典展現(xiàn)出的愛國情懷特別濃厚,張教授認為這有一些特殊的原因。一是國家真的強大起來了、二是年輕一代真的成長起來了。除此之外,我們還要感謝美國的特朗普總統(tǒng),他發(fā)動的貿易戰(zhàn)和科技戰(zhàn),包括對華為的圍剿,激發(fā)了無數(shù)中國人的愛國情懷。中國人絕不容忍美國人的傲慢和挑釁,這是第一波。接著就是香港“港獨”分子挑戰(zhàn)“一個中國”,打起美國英國的旗幟侮辱人民共和國,他們的所作所為又給中國人上了一堂史詩級的愛國主義大課,這可以說是第二波。在這兩波愛國主義熱潮的鋪墊下,迎來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guī)模的國慶閱兵和盛大游行,這可以說是第三波。所以中國人的愛國熱情排山倒海般地迸發(fā)出來。
張教授本人曾經經歷過1984年的國慶閱兵和游行,那是國慶35周年的慶典,當時他作為工作人員陪同外賓在最靠近天安門的觀禮臺上。他印象最深的就是,當女兵方陣出現(xiàn)的時候,觀禮臺上發(fā)出一陣驚嘆聲,真是英姿颯爽。此外,游行隊伍中北大的學生突然打出了“小平您好”的標語。游行隊伍快到天安門金水橋時一下子有點亂了,突然出來一個橫幅,可以說代表了當時中國百姓的一種普遍的心情,大家見到標語也是掌聲雷動,這些都給張教授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從1984年到今天,35年的時間彈指一揮間飛逝而去。坦率地說,上世紀80年代國門剛剛打開,外邊的世界如此之精彩,很多國人一下子眼花繚亂,失去了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雖然出現(xiàn)過“小平您好”這樣的標語,但西方話語當時對中國知識界的滲透非常之深,導致知識界很多人極度不自信,他們甚至在不少大學里鼓動學生鬧“學潮”,質疑和否定中國的一切。當年小平同志會見外賓曾多次提到“學潮”,他把學生稱為“娃娃”。1987年1月,小平同志見一位外賓說最近“娃娃”鬧事,我們要重視對“娃娃”的引導,要揭露那些別有用心的人,要注意“右”的問題。
今天,看到這些充滿正能量的90后95后,可以說這些年最大的變化應該就是中國“娃娃”的覺醒,即中國年輕人的覺醒。他們是互聯(lián)網的一代,鮮有中國貧窮落后的記憶,很多都出過國,對外部世界的了解更加真實,他們往往比他們的父輩和老師更加自信。如果今天小平同志還健在的話,看到如此自信的中國年輕一代,想必會非常欣慰。他不會再說“娃娃”鬧事,而會說“娃娃”懂事。
“娃娃”懂事,說白了就是今天西方和親西方勢力創(chuàng)造的西方神話和西方話語再也無法忽悠絕大多數(shù)中國年輕人。坦率地說,也忽悠不了絕大多數(shù)中國人。這是中國社會的一種“集體成熟”,就像今天的香港是一種“集體不成熟”。香港如果還不反思資本主義制度的危機,還不進行深刻的改革,估計就會走衰。盡管我們不希望看到這種前景,但關鍵是香港自己要爭氣,“自助者天助之”。
(素材來源:《這就是中國》節(jié)目組 編輯:劉清揚)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