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兒童節(jié),對于四川涼山州昭覺縣支爾莫鄉(xiāng)勒爾小學的孩子們來說,盼望這一天已經(jīng)很久。幸福的時刻越來越近,除了有文藝演出,孩子們還格外興奮,因為他們即將返家與父母團聚。這所位于大山深處的山區(qū)小學,集中了附近三個村落的200名學生,大部分學生的家,都住在山區(qū)。出行不便,甚至其中有17名阿土列爾村的孩子,需要在懸崖絕壁上,攀爬十幾段用樹藤捆扎的“天梯”才能回家。為了保證孩子們的安全,這所小學從建校之初,就沿襲著上十天課,休息五天的傳統(tǒng)。六一前夕,一場名為“回家之路”的主題班會,在二年級教室舉行。“懸崖村”的孩子們?nèi)绾沃v述他們的回家路?真正的回家路又是怎樣一番艱難?Knews記者獨家跟隨并全程記錄。
對于這些居住在大涼山深處,彝家孩子們來說,要回家就必須要攀高山,走懸崖?!笆竦离y,難于上青天!”,一千多年前,李白入川,在翻越秦嶺時,留下了這句千古名嘆。只可惜詩人沒有機會走過大涼山,否則他也只能“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趁著孩子們放假前,記者先去探訪了他們的回家路。
【視頻】前往阿土列爾村勒爾社的懸崖路
阿土列爾村,一個存在了200多年歷史的彝鄉(xiāng)村落,高山上的居民就像生活在世外桃源一般,他們養(yǎng)羊,種玉米土豆,渴了就喝山里的泉水,祖祖輩輩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5月30日早晨九點,勒爾小學來自阿土列爾村勒爾社的17名學生,在獅子山進山口集合,他們即將踏上回家之路。
勒爾小學校長吉克伍達帶領17名學生在進山口集合
本來勒爾社孩子們可以選擇的回家路,共有三條。
通常勒爾社的孩子們會選擇走3到4個小時的“藤梯路”。因為沙石路回家較遠(距離較近的特土社孩子愛走),雖然這條路角度沒有那么垂直,但是極易滾落石塊,比較危險。河谷路較安全,但要回家要多繞行一兩個小時,并且這條路一年有三個月的漲水期,就算不漲水,過河也要脫鞋,十分不便。而“藤梯路”,就是看上去最危險,勒爾社孩子們最熟悉的一條路。
回家的孩子中,年齡最大的13歲,最小的是6歲的陳木黑。
6歲的陳木黑
校長帶著孩子們在山間前行
行走40分鐘后,在距離山底不遠處的一個土坡上,校長吉克伍達將17名學生交給從懸崖村下來接孩子的家長。
勒爾小學校長吉克伍達將孩子們交給家長
阿土列爾村學生向勒爾小學校長揮手道別
懸崖之上的阿土列爾村勒爾社,與地面的垂直距離在1000米左右,雖然直線距離不過一公里,但走過兩段土坡以后,就要開始攀爬曲折的懸崖路。陳木黑個頭太小,為了幫他踩上落腳石,他的爸爸每次用綁帶牽上他,提著往上走。
越往上走,地勢愈加險峻。用不了十幾分鐘,每個人都會大口大口地喘粗氣。
懸崖之間,很多地方過于垂直,徒手很難攀爬,于是沿途能看到釘在巖縫間的鋼纜。2010年,在當?shù)卣膮f(xié)調(diào)下,附近水電站投入30多萬元,在懸崖上架設了鋼纜,供工人和上下山的居民使用。當?shù)乩习傩者€用藤條、鋼筋、鐵絲捆扎成十幾段沒有護欄的“天梯”,在懸崖間上下。出于安全考慮,阿土列爾村的村民一般過了五十歲就不再下山,而孩子們需要讀書,他們必須要征服天梯,才能在大山與外面的世界之間來回穿梭。
阿土列爾村小學生正在攀爬天梯
在家長的保護下,阿土列爾村的小孩到了16歲就能獨自上下懸崖。
走到距離山頂最近的一個休息平臺,此時已經(jīng)過去了三個多小時,孩子們在這里做短暫的休息。
【視頻】記者到達距離阿土列爾村口最后的休息平臺
【視頻】距離山頂還需攀爬7、8段“藤梯”
在這片懸崖之上,包括阿土列爾村在內(nèi)多個村落一直不通公路。原因在于居住的人口少(勒爾社僅有70戶居民),但投資成本巨大(據(jù)當?shù)卣浪?,修建與省道307相接的25公里通達道路,總投資至少需要4000萬元,而昭覺縣一年的財政收入只有1億元)。如何保證學生安全出行?成為了當?shù)亟逃块T最為頭疼的事。
日前,涼山州、昭覺縣兩級工作組已就支爾莫鄉(xiāng)懸崖村落出行難問題,進行現(xiàn)場調(diào)研,目前正在論證在通往阿土列爾村的河谷路上修建一條棧道,方便當?shù)氐木用窈蛯W生出行。
獨家航拍視頻:“懸崖村”阿土列爾
這片土地肥沃,時間慢淌的崖上田園,就是位于千米懸崖之上的阿土列爾村勒爾社。
(編輯:范燕菲)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