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方法創(chuàng)新 挖掘和傳承好紅色文化
“我從云南來?!?/p>
“我來自北京?!?/p>
“我來自山東?!?/p>
“我來自四川成都?!?/p>
……
各種方言,各種職業(yè),從全國各地趕到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的參觀者,每天都在5000人/次上下,逼近參觀上限。
作為“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2017年僅11、12兩個月,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接待參觀人數(shù)達26萬,全年總參觀人次達83.5萬,同比增長280%。
紅色文化是上海最可寶貴的財富,是上海文化的底色。據(jù)上海市革命遺址普查工作統(tǒng)計,上??煽甲C的革命遺址有657處,其中與黨直接領導相關的革命遺址達456處。如何挖掘和傳承好上海的紅色文化,相關單位都在進行積極地探索。
“我們從這個角度看過去熟悉不熟悉?展館里有兩張照片就是從這個角度拍過去的。為什么拍這條弄堂?一個是和魯迅有關,一個是和茅盾有關……”1月9日上午,上海的氣溫降至冰點。中共四大紀念館館長徐明帶著館里的四位講解員,實地走訪位于虹口區(qū)橫浜路上的老石庫門——景云里。歷史上,這條小弄堂曾經(jīng)是創(chuàng)作和組織革命文學活動的重要場所,聚集了魯迅、茅盾、葉圣陶、柔石等一批文化名人。進行實地調研,目的是為了讓講解員直觀了解展陳背后的故事和歷史背景,從而更生動、豐富地傳達給觀眾。
“黨史的研究、歷史的研究,除了去看黨的文獻史料之外,田野考察非常重要,因為城市的發(fā)展歷經(jīng)百年,很多地方面目全非,如果沒有用一些現(xiàn)在的、大家了解的信息給到現(xiàn)在的觀眾的話,那純粹是把這本書上的史料搬到了展覽里,觀眾聽下來的效果會打折扣。”相較于硬件條件的改善,近年來,中共四大紀念館在史料挖掘、講好黨的故事上下足了功夫。徐明的電腦里存滿了實地調研的照片,平時除了帶講解員實地考察之外,還通過講座、黨課、辦原創(chuàng)主題展等方式,傳播紅色文化。
在徐明看來,紀念館承載的使命就是讓沒有親身經(jīng)歷過那段歷史的人們,通過參觀展覽了解那段歷史,產生情感的共鳴。如果僅僅停留在靜態(tài)的展示,是遠遠不夠的,“講述者自己首先要學懂弄通黨的早期創(chuàng)建是怎么走過來的,里面的邏輯是什么,背景是什么,產生的意義是什么,這樣才能給參觀者講透,而不是僅僅背講解詞”。
田野調查歸來后,講解員符佳佳把上午記下的知識趁著熱乎勁加到了講解詞里:“我們看一看這張照片是不是有點眼熟呢,剛剛我們講魯迅,他是1927年11月從廣州來到上海的時候最先也是居住在景云里。當時魯迅和茅盾他們都住在小弄堂里面,兩家住在斜對門,當時還有葉圣陶、柔石、馮雪峰……”紀念館里的這幾張黑白照片,有了更加豐富的故事,參觀者們聽得津津有味。
機制創(chuàng)新 激發(fā)藝術創(chuàng)造力
悠遠、空靈的樂聲緩緩奏響,一只輕盈的鹮仙輕輕飄入觀眾的視線……
美國紐約當?shù)貢r間1月5日晚上8點,上海歌舞團的原創(chuàng)舞劇《朱鹮》飛越太平洋,在被譽為“世界舞蹈藝術試金石”的美國紐約林肯藝術中心大衛(wèi)?寇克劇院亮相首演,正式拉開了《朱鹮》美國五場巡演的序幕。來自美國政治、經(jīng)濟、文化各界近2000名觀眾觀看了演出,好評如潮。
《朱鹮》以環(huán)保為主題,通過凄美動人的故事情節(jié)和唯美浪漫的舞臺畫面,講述了朱鹮這一珍禽與人類相惜相憐的命運。
2010年,上海歌舞團團長陳飛華在參觀上海世博會朱鹮主題展時,被朱鹮漂亮的外形和曲折的命運打動,迸發(fā)創(chuàng)作靈感。經(jīng)過和創(chuàng)作團隊四年的采風、打磨,原創(chuàng)了這部被譽為“東方天鵝湖”的舞劇。
問世三年多,《朱鹮》經(jīng)歷三次大修、多次小修改,表演難度一加再加,對標卓越,追求極致。2014年首演以來,不僅取得了中國舞蹈專業(yè)最高獎項“荷花獎”,還在亞洲成功巡演了200場,讓世界看到了來自中國上海的文化品牌。
“《朱鹮》的成功是綜合性的因素,首先它是原創(chuàng)題材,我們用豐富的肢體表現(xiàn)了人與自然的關系和故事,極大發(fā)揮了舞蹈這一藝術形式的優(yōu)勢”,上海歌舞團團長陳飛華認為,內容的創(chuàng)新是第一步,而后的政府支持和制度保障,則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朱鹮》全面采用上海歌舞團首創(chuàng)的舞蹈演員“藝銜”制度,對舞蹈演員進行“地位角色認定,檔次責任劃開,明星效應凸顯,利益勞酬匹配”,在演員中形成競爭激勵機制。在節(jié)目創(chuàng)作、演出安排、收入分配等方面向優(yōu)秀人才傾斜。“藝銜”演員分“首席演員、獨舞演員、領舞演員、群舞演員”四類,共五檔。上海歌舞團根據(jù)年度業(yè)務考核結果,聘用“藝銜”演員上崗?!罢撬囥曋疲膭钗覀冞@些老演員,永遠處在一個壓力的工作狀態(tài),讓你去練、去爭,讓你每年有這樣一個平臺,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去達到那個標準”,《朱鹮》主演、上海歌舞團首席舞蹈演員朱潔靜覺得,“藝銜制”逼出了自己的最大潛力。
除了激勵演員有更好的狀態(tài)來表演,對于上海歌舞團來說,“藝銜制”為內容創(chuàng)新提供了重要的保障,“目前很多舞蹈院團,A角通常都是全國尋覓,一些院團或院校好的演員來加盟,而通過藝銜制每年一次的考核,我們現(xiàn)在有首席演員6位,她們都在擔當朱鹮的主演,這對我們院團人才隊伍建設和培養(yǎng)有很好的作用”,團長陳飛華表示。
對機制創(chuàng)新的渴望,同樣存在于上海的演出市場。上海大劇院,自1998年正式開幕以來,已經(jīng)舉辦上萬場國際一流的演出活動,成為世界級藝術作品的展示平臺和交流平臺,但上海大劇院總經(jīng)理張笑丁也表示,與紐約、巴黎、悉尼等城市的頂尖院團相比,上海院團在創(chuàng)意上、演藝商業(yè)模式等方面仍存在差距,未來要在與國際院團聯(lián)合制作方面探索新機制。
邁向卓越的全球城市,上海既要做“文化碼頭”,也要做“文化源頭”,“上海文化”要不斷探索新的機制,提升文化的原創(chuàng)力和影響力;如此,方能矗立起一座座文藝“高峰”,體現(xiàn)城市的吸引力、創(chuàng)造力和競爭力,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精彩。
(看看新聞Knews記者:楊臻 陳瑞 姜濤 張經(jīng)義 李響 黨升 編輯:馬龍)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