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建軍,1993年開始,開了十年出租車。
2005年來到上海,他又做了十幾年二手車交易,人們都叫他品哥。
人們都知道他懂車,人們不知道的,是他還有一大倉庫的“寶貝”。
在他100平米的收藏室里,上上下下塞滿了各式各樣的汽車物件。各種豪華車的鑰匙,方向盤,都在他的倉庫成箱成箱地堆放。汽車銘牌更是按車型和年份,排成了一盒盒“撲克牌”。倉庫里的汽車皮質(zhì)座椅成排展開,觀者猶如置身電影院一樣。
他始終沒離開汽車,也和車結下了一生難解的情。如今,他用另一種方式,延續(xù)著與車的故事。
他的收藏,絕大部分都是他親手從過去的老車上一件件拆下來的。他說自己愛車已經(jīng)到了極度癡迷的程度。所有拆回去和買回去的物件,他都會小心地清洗、整理、分類、包裝。每個藏著油污的縫隙都會被他用牙刷一遍遍刷洗。
他搬出一箱廢舊的車鑰匙,開始數(shù)了起來:“奔馳、寶馬、沃爾沃、凱迪拉克。”鑰匙隨著他口中蹦出的豪車名字被一個個扔到桌子上。他面無表情,繼續(xù)一個個地辨認著。
他口中的“寶貝”,也被很多人認為是垃圾,周圍人在評價的時候,也總會帶有一種調(diào)侃的態(tài)度或語氣,但是他始終堅持著自己的節(jié)奏和習慣。
他從倉庫深處的一個紙箱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件包裹得嚴嚴實實的東西:“這是紅旗CA770的儀表臺?!彼叴蜷_邊說:“還有一套紅旗的說明書,這個不好找?!彼f看中的并不是物品的價值,也不是升值空間,而是物件背后的故事。有的收藏品,多少錢都不能賣。每每問到他藏品背后的故事時,“一言難盡”是他最常說的話。
在他收藏的經(jīng)歷中,結識了不少志同道合的人。石濛浩,這個僅僅21歲的學生被他稱作“徒弟”,他們之間的對話,三句不離車。
石濛浩說,任何一個城市都有它獨有的城市記憶,汽車文化是必不可少的一個。很多東西都只是一個特定時代的產(chǎn)物,時間久了,很多東西再也不會出現(xiàn)了。
石濛浩對于汽車最早的印象,是自己開出租車的父親,每天開著草原綠的出租車來到幼兒園接上自己。從那時起,出租車,就成了他眼里這個城市獨有的風景線。出租車繁復的各種涂裝,也成了他的心頭之愛。直到現(xiàn)在,他還會購買收藏出租車專有的配件。
對康建軍來說,最大的困難并不是老車難尋,而是隨著收藏體量越來越大,加上自己的收入不穩(wěn)定,他已無力支持倉庫的房租。在年底之前,他被告知需要搬走所有的藏品。他準備了兩輛貨車,準備把這些年所有的東西都封存起來。
他最大的愿望是,在自己能力范圍內(nèi),開上一個自己的小汽車收藏博物館,把自己積累的這些“汽車文化”,傳播給更多的人。
(看看新聞Knews記者:耿博陽 實習編輯:李珂)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