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節(jié)氣通常始于12月21日前后,每年稍有不同。冬至這天,太陽光直射南回歸線,因此是北半球各地白天最短、影子最長的一天。時至冬至,也意味著中國各地進入全年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民間常說的“數(shù)九寒天”。所謂“數(shù)九”是從冬至算起,以九天為一個單位計時,等數(shù)到“九九”八十一天時,便到了寒冬消散、暖意融融之時。
「節(jié)氣詩篇」
唐代詩人白居易曾把冬至“數(shù)九寒天”的特征和自身情感相結合,留下一首打動人心的作品。
冬至有三候,分別是“一候蚯蚓結、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動”。其中,一候“蚯蚓結”是指土中蚯蚓因寒冷蜷縮著身體。二候“麋角解”是指麋鹿感到陰氣漸退,鹿角逐漸脫落。而三候“水泉動”則描述了冬至后,太陽往返運動進入全新循環(huán),高度自此回升,白晝逐日增長,山中泉水因此出現(xiàn)流動且溫熱的自然現(xiàn)象。
日本的一候和三候與中國不同。一候為“乃東生”,意為夏枯草逐漸發(fā)芽。夏枯草是冬季發(fā)芽、夏季枯萎的植物。三候為“雪下出麥”,意為秋種時的小麥從積雪下露出芽來。
冬至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較為重要的一天,中國民間有祭祖、宴飲等習俗。宴飲時,餐桌上會出現(xiàn)餃子或餛飩。餃子源于“醫(yī)圣”張仲景所制的“嬌耳”,而餛飩也有一則傳說。
「節(jié)氣故事」
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就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食之,祈求和平度日。
這就是“餛飩”的由來和傳說之一。由于最初制作餛飩是在冬至這天,所以,冬至吃餛飩的習俗也就流傳開來。
“餛飩”這個稱呼,在唐朝被正式確定下來,并與“餃子”有所區(qū)分。關于“冬至吃餛飩”,最早的文字記載則始于宋朝。此后,出現(xiàn)了“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北方則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飲食習慣。
此外,不少地方在冬至有吃羊肉、喝羊湯的習俗。中醫(yī)認為,冬天食用羊肉有滋補身體的功效。
「節(jié)氣美食 · 羊肉湯」
所需食材:羊肉、蔥、姜、白蘿卜、鹽、料酒。
先將切好塊的羊肉冷水下鍋,待羊肉表面泛白后撈起。換一鍋清水煮沸,再加入適量鹽,加入白蘿卜煮 3分鐘。放入氽過的羊肉、姜片、蔥結和料酒,并加入適量的清水用中火燉煮。煮沸后轉小火,撇去肉沫,繼續(xù)煮 1小時左右。待蘿卜變透明且羊肉完全熟透后即可出鍋。
冬至前后是進補的絕佳時機。雖然羊肉是進補佳品,但要注意不能過量食用。
同時,冬至后的“三九天”,也就是第三個九天,天氣最為嚴寒。建議適度運動,保持體內陽氣生發(fā),增強抵抗力。如此,可為來年開春后的健康體魄做足準備。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