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我們使用了千百年的漢字,究竟還潛藏著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漢字中的一些字源,又是如何演變的?本期《掌上觀文》,昂立少兒語文教研院院長黃瓊老師,將為我們講述漢字“巳”的故事。
黃瓊老師:現(xiàn)任昂立少兒語文教研院院長,資深語文教師,二十年教齡,“上海市園丁獎 ”獲得者。曾多次獲市、區(qū)教學大賽一等獎,更曾代表上海面向全國公開授課。
說到“巳”這個字,我們首先想到的會是什么呢?
讓我們追溯歷史,回到最初,從中國最古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上巳節(jié)說起。
上巳節(jié),俗稱三月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最早,人們在上巳節(jié)那天,會結(jié)伴去水邊洗澡,這是一種消除致病因素的儀式,同時又能祈求福祉降臨。后來,上巳節(jié)的習俗慢慢演變成聚會、祭祀。
這個節(jié)日始于殷周,直到唐朝,一直是中國古代非常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宋朝之后,三月上巳的習俗慢慢衰微,但直至今日,仍有部分地區(qū)保留了這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那么,這個節(jié)日為什么叫上巳節(jié)呢?其中“巳”又有什么含義呢?
巳,是象形字。
甲骨文中的“巳”字有兩種字形:
第一種:是嬰兒的形狀,后來,它演變出第一種金文字形。
第二種甲骨文字形:像尚未成形的嬰兒,后來它演變出它的第二種金文字形,接著又演變出小篆中的“巳”字,和戰(zhàn)國文字中的“巳”字。而小篆字形,經(jīng)過隸變,一步一步,就形成了我們現(xiàn)在使用的漢字。在《說文解字》中曾提到:巳為蛇,象形。你們看這“巳”字,蛇長,尾巴彎曲翹起,這字真的像蛇的形狀。
其實,“巳”字的本義為“胎兒”。
除了本義胎兒之外,它還是“十二地支”的第六位。
天干地支,簡稱為干支,它們源自于中國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F(xiàn)代生活中,我們常常見到天干地支,并且使用它們。我們常常用它們來排序。其實“天干”有十個,它們依次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有十二個,它們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天干,十二地支,依次相配,可以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如:甲子、乙丑、丙寅、丁卯……到了癸酉后,天干又回到了開頭的“甲”,甲戌、乙亥……“亥”字結(jié)束,又回到了“子”,則繼續(xù),丙子、丁丑……
兩者按固定的順序相互配合,就組成了——干支紀年法。
如今,我們也依然在延用干支紀年法。今年是2019年,當我們提到今年的年份時,我們往往會這么說:“今年是2019年,農(nóng)歷己亥年?!边@是古人的智慧結(jié)晶。我們的社會,正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古人的尊重與敬意。
“巳”,不僅能紀年,還能紀月、紀日和紀時。
《三國演義》第四十五回《群英會蔣干中計》這個故事,大家應該都讀過吧!這可是一篇入選語文課本的名篇喲,講的是:周瑜假裝泄露機密,讓奸細蔣干中計,以達到自己的軍事目的。故事中有這么一句:從巳時直殺到未時,周瑜雖得利,只恐寡不敵眾,遂下令鳴金收住船只。其中就出現(xiàn)了 “巳”。這時的“巳”表示時間,指的是早上九點至十一點。為什么是早上九點至十一點呢?這仍舊與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有關(guān)。
古時的一天從子時算起,那是23:00-1:00,一個時辰有兩個小時;丑時,就是接下去的1:00-3:00;然后3:00-5:00的寅時;卯時,凌晨5:00-7:00,天開始亮起來了;7:00-9:00,辰時,接下去是巳時,9:00-11:00?!度河Y干中計》提到的 “巳”時,大家應該知道為什么是9:00-11:00了吧!到這兒為止,6個時辰已過,我們來到了中午。午時,11:00-13:00,正是我們午餐的時候。13:00-15:00,未時。古文有說:未時上山采薪。就是指:下午1點到3點間,到山上砍柴的意思。接下去是申時,下午15:00-17:00。接著傍晚來到了,酉時是17:00-19:00,天色漸漸暗了下來,之后,夜晚到來了。
古代完全屬于夜晚的有五個時辰,也叫五更,一更就是晚上19:00-21:00間,也就是戌時,亥時是二更天,21:00-23:00,子時,23:00-1:00,就是三更天。我們常說“三更半夜”,其中“三更”,就是子時。
說到十二地支,就不得不提到“巳”的另一個很重要的意思——蛇。前面講字形的時候已經(jīng)提到過《說文》,巳,就是蛇,它在十二生肖中有一席之地。但為什么“巳”和“蛇”聯(lián)系在一起,而不是和同樣彎彎繞繞的龍聯(lián)系在一起呢?這就要結(jié)合地支的排序了。
古人以十二種生肖這十二種動物的習性來分配各個地支。 例如:老鼠是夜間活動的動物,因此以子時來配合鼠,我們稱子鼠;兔子在日出之時出來覓食,因此以卯,就是5點至7點來配兔子,我們稱卯兔……所以呢,這樣的搭配方式,和當時農(nóng)業(yè)社會的生活起居、生活作息是息息相關(guān)的。
在紀年紀時之外,“巳”在古詩中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下面我們先來看一首大家耳熟能詳?shù)脑姲桑?/p>
元日
宋 ·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元日,就是農(nóng)歷正月的第一天,我們習慣稱之為大年初一。這一天,古代的文人們在酒酣耳熱之后,喜歡提筆寫詩,名為新年開筆。
以“元日”為題的詩很多,最著名的,當然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的這首了。
宋代另一位有名的詩人——陸游,也很熱愛新年開筆。陸游晚年閑居在鑒湖畔的行宮山(紹興)。他幾乎每年春節(jié)都要寫“元日”或者“新歲”詩,從中可以讓我們了解到古人過春節(jié)的習俗,以及陸游晚年的生活狀況與情趣。接下去我們要讀的,就是他新年開筆詩篇中的“己巳元日”。
己巳元日
宋 · 陸游
曾孫新長奉椒觴,兒女冠笄各綴行。
身作太翁垂九十,醉來堪喜亦堪傷。
己巳年,為嘉定二年,陸游已經(jīng)85歲了,也是他去世的前1年。詩中描繪了家庭的和美興旺,兒女們都已經(jīng)進行了冠禮和笄禮,長大成人了,連曾孫也手持椒酒敬奉詩翁。當然,從這首詩中,我們也能感受到詩人年近90,又喜又傷的復雜心情。古人云:人生七十古來稀。陸游當時85歲,即使是在平均年齡77歲的當下,也算是高齡的了。所以,詩人所抒發(fā)的情感,我們也就能真切體會了。
看完了“巳”本身,我們來轉(zhuǎn)移一下注意力,看看把它和偏旁部首結(jié)合時的情況吧!
當“巳”和示字旁結(jié)合,就成為了“祭祀”的“祀”?!笆尽笔恰吧瘛钡谋咀?。從“示”的字,一般與神,包括對大自然的崇拜活動和心理有關(guān)。比如:神、福、祖等等。而“祀”右邊的這個“巳”字,可以認作是“已” 的通假。 “巳”做動詞的時候就讀yǐ,有終止,結(jié)束的意思。所以“祀” ,指的就是——祭祀沒有終止。
本期《掌上觀文》,我們從“上巳節(jié)”說起,學習了“巳”的字形演變,又學習了干支紀年法、十二生肖等與“巳”有關(guān)的知識?!八取边€有哪些有趣的小常識?一起點擊視頻,走進《掌上觀文》的課堂,還有許多文章里沒有提到的內(nèi)容等待你發(fā)掘!
相關(guān)精彩回顧:
(編輯:張梔子)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quán)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