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多家媒體關注到了一則手機應用軟件“偷窺”個人動態(tài)的消息。
報道指出,近日,有網友利用其手機“記錄APP活動”功能,發(fā)現(xiàn)美團APP連續(xù)24小時對其定位,每5分鐘一次。
擁有12億用戶的微信同樣被發(fā)現(xiàn)在后臺反復讀取用戶相冊。此外,還有多名用戶通過“記錄APP活動”功能,發(fā)現(xiàn)淘寶、QQ、微博、搜狗輸入法等都在后臺對用戶反復定位或讀取相冊。
網友供圖
對此,微信回應稱,這是系統(tǒng)在相冊發(fā)生內容更新時通知微信,提醒微信提前做準備。輿論認為,這明顯是變相承認讀取信息屬實,只不過初衷是“方便用戶”。美團“工程師”的回應重點則落在該款讀取軟件系境外人員研發(fā),安全性和保密性存疑,但并未否認真實性,只是強調大部分主流APP都會被檢測出此類情況,自己不是唯一的“出頭鳥”。
手機何時成了“跟蹤器”、“竊聽器”?
事實上,一段時間以來,APP過度收集用戶信息已經不是新聞。特約評論員方正宇律師坦言,身處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手機應用程序的普及和應用,對個人日常生活,乃至社會經濟發(fā)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但隨之而來的負面效應也日益凸顯,一些商家涉嫌打著“方便用戶”的旗號,利用用戶在安裝軟件時“出讓”的權限,超范圍采集使用個人信息,不斷觸碰用戶隱私保護的底線。
例如,在對APP開放麥克風訪問權限后,隨口提及的產品、剛商定的旅行目的地,都能立刻被精準推送,讓用戶感覺自己處于隨時被“監(jiān)聽”的狀態(tài)。
僅今年1-7月,工信部就先后公布了6批關于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名單。其中多涉及“私自收集個人信息”“超范圍收集個人信息”“私自共享給第三方”“強制、頻繁、過度索取權限”等過度收集個人信息的行為,個人信息安全嚴重受到威脅。
更讓人擔心的是,APP在獲取相關權限時,并沒有明示收集和使用的規(guī)則,讓用戶在飽受各種廣告騷擾之苦的同時,更擔心個人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蒙受更大的損失。
如何防止個人信息“裸奔”?
那么,該如何杜絕類似的現(xiàn)象,給個人信息安上“防火墻”?有業(yè)內人士拿出了技術層面的方案。例如,可以開發(fā)友好的數(shù)據安全與隱私保護工具,讓用戶更加便捷地了解手機中各個App的行為以及權限使用情況,并根據個人需要做出相應設置;或者可以在操作系統(tǒng)中新增“主動防御”功能,以監(jiān)控并記錄所有App的上傳、下載、權限訪問等行為,并對其進行分析,一旦發(fā)現(xiàn)可疑行為即有彈窗提醒。
方正宇律師也從自己的專業(yè)角度給出了建議,在他看來,遏制App過度收集個人信息的現(xiàn)象,僅靠商家的自覺可能還不夠,必要時還是得用上法律武器。
方正宇指出,目前已經實施的《數(shù)據安全法》和下月將要實施的《個人信息保護法》都已明確表示,商家通過用戶賦予的權限獲取用戶信息時,要遵循“最小必要”原則,明確獲取的信息是對用戶使用具有必要性,而不能超越必要性,肆意地獲取與用途無關的其他信息。
當然,完成立法只是第一步,接下來還要從具體事實和場景出發(fā),制定配套法規(guī)等,通過有效舉措將法規(guī)落到實處。方正宇強調,政府部門、行業(yè)協(xié)會應加強監(jiān)管的力度,借助高科技的手段揪出竊取用戶信息的“罪魁禍首”,并予以嚴懲。只有通過各方合力,方能筑牢信息安全之盾。
(看看新聞Knews記者 畢俊杰)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