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講述人 鄭琳】 在影像中回望百年黨史,在光影中重溫初心使命。1969年7月,總長1500公里的紅旗渠全面竣工通水。它是勤勞勇敢的30萬河南林縣人民,靠著一錘、一鏟、兩只手,在太行山懸崖峭壁上修成的。"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團結(jié)協(xié)作、無私奉獻"
這十六個字是在紅旗渠修建過程中形成的紅旗渠精神,也是我們黨的性質(zhì)和宗旨的集中體現(xiàn)。
“劈開太行山,漳河穿山來,林縣人民多壯志,誓把山河重安排”。流傳一時的這首歌,描述的是林縣人十年拼搏鑿出的奇跡。
河南林縣土薄石厚,水源奇缺,半數(shù)勞動力被迫常年耗費在來回挑水的路上。1960年,毛主席多次指示必須大興水利,給林縣人民開鑿紅旗渠奠定了基礎(chǔ)。 縣領(lǐng)導(dǎo)集思廣益,大膽建議,向山西漳河引水,在太行山絕壁上開鑿70.6公里的總干渠,將河水引到林縣境內(nèi)的分水嶺,由此再建造三條干渠和大量配套渠道,把水送往山區(qū)各地。利用豐年儲備的糧食,林縣籌得必要資金,在自然災(zāi)害最嚴重的1960年,開始了紅旗渠工程??朔O端簡陋的條件,林縣人自己動手畫圖紙、碾炸藥、燒石灰、打工具。排險隊員懸在半空鉤下松動的巖石以確保工地安全。有一塊山壁硬得電鉆都啃不動,300名青年全靠一錘一釬一雙手,一厘米一厘米地推進,耗時1年零5個月,鑿穿了這個"青年洞"。
人口55萬的林縣先后有30萬人投身紅旗渠建設(shè),削平山頭1250座、鑿?fù)ㄉ蕉?11條、建設(shè)渡槽152個,架起了新中國最長的"人工天河"。當紅旗渠水奔騰而出,林縣終于結(jié)束了十年九旱的苦難歷史,54萬畝旱地變?yōu)樗疂驳兀瑒?chuàng)造了共和國又一個奇跡。
責任編輯|龔曉潔
影像編輯|吳 健
資料編輯|蔡國耀
視覺編輯|沈 婷
音樂編輯|賀曉芳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quán)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