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70年前,新中國成立時,世界有疑慮也有期待。70年后的今天,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各國的利益從未像今天這樣深度融合。
《與世界對話》專訪全球多位名人政要和各領域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崛起的中國如何與世界其它國家一起面對挑戰(zhàn)。
阿德里亞諾·馬達羅
七百多年前,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首次搭起了中意、中歐溝通交流的“橋梁”;七百多年后,同樣是意大利人的阿德里亞諾·馬達羅,也用自己手中的相機和筆,聯(lián)通了中國和意大利,以至于很多媒體都稱他為現(xiàn)代“馬可·波羅”,他的中國朋友更是親切地稱呼他為“老馬”。
作為一個常年講述"中國故事"的西方人,“老馬”深刻體會到,在面對中國時,許多國家的人民還有不少“誤讀”,西方世界也有一種“傲慢”。對于這些“誤讀”和“傲慢”,中國怎么辦?《與世界對話》專訪了馬達羅,一起來聽聽這個老朋友的“中國故事”。
上海和平飯店窗外景象 阿德里亞諾·馬達羅攝于1979年春
400年前的地圖就顯示:西藏是中國的一部分
1976年,改革開放前夕,34歲的馬達羅拿到了自己第一張中國簽證,成為那個時候極少數(shù)能前往中國的西方記者,帶著一臺相機和25個膠卷,馬達羅開啟了紀錄中國之旅。
40多年來,馬達羅跑遍了中國的東南西北,拍攝了超過三萬張關于中國的照片,出版了15本關于中國的書籍,并且舉辦了各種各樣主題的展覽,生動呈現(xiàn)了中國的社會變遷。
馬達羅透露,自己最想展示的是西藏的情況,因為他去過那里三四次,也研究過西藏歷史,他還搜集很多中國以外國家制作的地圖,甚至包括400多年前的地圖,上面都可以看到,西藏是中國的一部分,而且這些地圖制作者,也把新疆劃在了當時中國的版圖當中。
廣州中心大街汽車站 阿德里亞諾·馬達羅攝于1976年5月4日
西方世界主要是通過美國的新聞來了解中國
正因為深入地了解中國的發(fā)展,因此馬達羅很不理解一些國家針對中國的"誤讀",不知道他們?yōu)槭裁匆械浇箲],他認為,這是因為西方世界主要是通過美國的新聞來了解中國的。
馬達羅說,當他還是小男孩時,要找到關于中國的書是非常難的,所有的新聞都是從美國那邊過來的。這導致關于中國的信息并不全面,他說,要了解中國,最好親自來中國看一看。
自此,馬達羅決定開始學習,他在大學也是學習的與中國相關的內容,甚至連他的本科畢業(yè)論文,主題也是跟中國革命發(fā)展及其政治理論有關。
加入“一帶一路”是意大利政府最好的決定之一
今年3月,習近平主席訪歐,首站就去了意大利,在此期間,中意簽署了“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意大利由此成為“七國集團”中、第一個正式加入“一帶一路”倡議的西方發(fā)達國家。
馬達羅認為,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機遇。中意交往的悠久歷史,也決定了意大利應該第一個跟隨中國走這條道路。在馬達羅看來,中意加強合作,甚至可以幫助地中海國家解決現(xiàn)在的“移民潮”問題。而包括希臘、西班牙、葡萄牙、法國、德國等其他歐洲國家在內,都能借助“一帶一路”,找到一條新的發(fā)展道路。
雖然意大利加入“一帶一路”合作,遭遇過不少壓力,不過,這并沒有影響中意合作的決心。馬達羅認為,與中國合作并不是跟隨中國,而是與中國分享發(fā)展,大家可以與中國做朋友,最好是以兄弟相稱,中國的領導人非常聰明、很有遠見,現(xiàn)在中意簽訂的這些協(xié)議,只是一個開端,后續(xù)還有很多機遇可以探索,希望中意會繼續(xù)沿著這條路走下去。
訪談實錄:
何婕:您好,馬達羅先生,非常感謝您接受我們的訪問。
馬達羅:謝謝你!
何婕:我們知道您是中國的老朋友了,對中國非常熟悉。在1978年到1990年之間,您在中國差不多拍了3萬多張照片。其實我特別想知道,您那個時候觀察中國的角度是什么?是什么樣的事、什么樣的人會引起您對中國的興趣?
馬達羅:是的,在中國我有3.5萬多卷膠卷。這是我到中國拍的第一張照片,那是在1976年4月29號,這是和我同機抵達的中國人,我們乘坐的是從巴黎途經(jīng)卡拉奇到北京的航班,我是航班上唯一一個外國人,其他的都是在歐洲訪問之后回家的中國人。我下面給你看的這張照片就是在上海,當時是非常難以置信的。你看這邊是浦東,這是上海,我是從和平飯店酒店房間窗戶里拍的,在某一個早晨拍的。你可以看到這就是1977年的上海,我第一次去中國的時候,你可能還沒有出生或者還很小。
何婕:“很不幸”我已經(jīng)出生了,所以我暴露了我的年齡。
馬達羅:或許你小時候還在我的照片里出現(xiàn)過,如果你是上海人,我去了上海很多次,在上海的很多地方我都拍過小孩子的照片,可能還拍過你。
何婕:我知道您現(xiàn)在除了拍照片之外,您也辦展覽,展覽的主題也各種各樣。我知道您辦過的展覽有,包括像西藏的主題,還有絲綢之路的、紫禁城的等等,都受到了大家的歡迎。我也很好奇,您是怎么來選擇這些主題的,為什么會選它們,您的考量是什么?
馬達羅:我有這樣一個想法,就是向意大利民眾還有歐洲民眾,展示中國厚重的文明,通過歷史文物。我最想展示的是西藏的情況,因為我去過那里三、四次,我也研究過它的歷史,我收集了幾乎所有的地圖,來自意大利、美國、法國等國家,還有十七、十八世紀時候的地圖,也就是四百多年前。所有這些地圖,你可以看到西藏都是中國的一部分,就是在中國的國境之內的,這一點很重要,因為這些地圖不是來自中國的,而是國外制作的,他們制作了很多的中國地圖,都是把西藏和新疆劃在當時的中國多個王朝的版圖當中。
何婕:是,所以你也曾經(jīng)講過,其實有很多國家的人民可能對中國還有不少的誤解、誤讀,您所說的誤讀,具體指的是什么?
馬達羅:這種誤讀是很可怕的,首先是不友好的,也就是說從頂層開始,世界上的一些大國,一些重要的領導人,他們想要破壞,比如說是香港現(xiàn)在的這個情況,我看得很清楚。但是在意大利,在歐洲很難被理解,我有努力進行解釋,通過一些參與會議的機會。但是通常來說,(西方國家)會感到憂慮,我不知道他們?yōu)槭裁匆械綉n慮,當然我們在過去的半個世紀以來,從1949年到現(xiàn)在,關于中國的新聞有很多的這種對比,尤其是這些媒體,不管是電視還是報紙,我們國家的這些媒體不會展示真相,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主要這些新聞目前來說都是從美國來的。
何婕:是,您剛才也說了,其實要了解一個國家,需要去掌握充分的信息,所以也非常感謝您在那么長的時間里,通過那么多的照片和展覽,向其它國家的人去介紹,去分享一個您眼中看到的真實的中國,而且過去也是共同的回憶,共同的文化和文明的一部分,所以您的這三萬五千張照片,對于人們了解中國來說,就是非常非常好的一個記憶。
馬達羅:是的,我也認同,對我來說,中國在我心中,是1976年到21世紀初的中國,因為我記錄了中國努力發(fā)展,努力變得強大,成為一個大國,我們可以看到這一旅途的起點在哪里,挑戰(zhàn)在哪里。
何婕:對,您說得很對,需要讓大家知道起點在哪里。
何婕:您對“一帶一路”應該很了解,我也很想知道,意大利現(xiàn)在加入了中國“一帶一路”的朋友圈,那這個對于意大利來講,它是一種怎樣的經(jīng)濟上的機遇?
馬達羅: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機遇,因為我們意大利的財政狀況比較弱,不光是意大利,也包括希臘、西班牙、葡萄牙,現(xiàn)在還有法國、德國等等,我們有一個很大的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不光是財政上的,也是一個意識形態(tài)對經(jīng)濟的影響的問題,是資本主義的最后一次斗爭,到底是生存還是消亡,去找到一條新的道路,我認為中國給我們提供了一條新的道路,這是非常實際的,讓中國能夠在原來的發(fā)展道路上走下去,而我們意大利,由于中意交往的悠久歷史,必須第一個跟隨中國走這條道路。
何婕:但是我們也注意到,意大利加入“一帶一路”之后,西方的不少國家,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它們有不同的觀點,那對于西方這些國家所謂的觀點,您怎么來看?
馬達羅:中國有一些非常重要的思想,那么如果我們并不是說要跟隨中國,我們可以和中國共同參與,這就是說我們可以共同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案。當然我們也可以給中國提供很多西方的思想,我們也可以從中國這里學到很多東方的思想。我們并不是一定要相互妒忌,而是可以做朋友,我認為以兄弟相稱是合適的,中國擁有更大的機遇,因為中國的領導人非常聰明,很有遠見?,F(xiàn)在中意簽訂的這些協(xié)議,這只是一個開端,只是短期的合作,我們還有很多很多的機遇可以探索,我希望我們會繼續(xù)走這條路。
何婕:那馬達羅先生,我們也知道,一個國家的經(jīng)濟發(fā)展得好,也能惠及它周邊的國家和地區(qū),所以也很想知道,中國和意大利之間的這種經(jīng)濟往來,文化的合作,它能夠對歐洲的其它國家,帶來些怎樣的幫助?
馬達羅:我們承受著來自中非、北非到歐洲的移民潮,他們最先來到的就是意大利,因為我們離他們最近,渡過地中海就到了,因為在未來的十年、百年當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是一個幾乎沒法解決的問題,我們必須現(xiàn)在就把它解決。我也寫過這些文章,我認為中國可以為我們提供幫助,我們希望這些地中海國家和中國的領導人,能夠共同為移民和人口問題找到一個解決的方法,能夠在意大利不同的港口,比如奧古斯塔、托雷斯、巴勒莫、那不勒斯等,還有西班牙的巴塞羅那,還有法國的馬賽這些地方,地中海沿岸的所有歐洲的港口能夠找到一個合作的方法,不管是從經(jīng)濟上,包括民生上,包括移民的問題,尤其是從非洲來歐洲的移民的問題,那么我們希望能夠在中國的幫助下解決這個問題。
何婕:我特別想知道,因為您對中國很了解,了解它的過去,了解它的現(xiàn)在,那么在您看來,如果現(xiàn)在想讓世界去了解一個真實的、全面的中國,您的建議是什么?
馬達羅:我希望中國能夠繼續(xù)過去兩、三年的道路,也就是說要堅持繼續(xù)開放,更大程度地開放,直面現(xiàn)實的問題,不要擔心,堅定地走這條路。我希望和中國能夠堅持友好的關系,這也是一種新的民主形式,我們經(jīng)常談論歐美國家的民主,那么到底是哪種民主,我們必須與中國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來共同找到最好的一個方式。
何婕:非常感謝馬達羅先生,謝謝您接受我們的訪問,非常感謝。
馬達羅:也非常感謝你,再見上海。
何婕:再見,歡迎常來中國。
馬達羅:再見中國。
(看看新聞Knews記者:夏鑫 陳彬 編輯:畢俊杰 翟靜 王仲 趙歆)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