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春四月,第七十五屆阿維尼翁戲劇節(jié)開幕大戲——法語話劇《櫻桃園》在上海文化廣場迎來申城首秀,其中最令人矚目的亮點,無疑是飾演劇中女主角柳鮑芙的法國國寶級演員伊莎貝拉·于佩爾,時隔八年她再次登上上海的舞臺,我們也有幸得到了一次與她獨家對話的機會。
《櫻桃園》是俄國作家契訶夫生命中的最后一部劇作,也被認為是他的巔峰之作,講述了在俄羅斯新興資產(chǎn)階級崛起的背景下,日漸沒落的貴族兄妹柳鮑芙和加耶夫因揮霍無度,被迫出賣祖?zhèn)鳈烟覉@的故事。自1904年莫斯科藝術(shù)劇院首演后的一百二十余年間,從未缺席過世界舞臺。
在中國觀眾眼中,伊莎貝拉·于佩爾的名字幾乎與電影緊密相連。在她近半個世紀的演藝生涯中,她出演了一百四十多部電影,憑借精湛的演技獲得了兩次戛納影后和兩次威尼斯影后。無論是《鋼琴教師》中壓抑到自殘的女教授,還是《女人韻事》中欲望與瘋狂交織的“現(xiàn)代包法利夫人”,她都以極具張力的表演書寫了女性的多維史詩。而此次在話劇《櫻桃園》中,貪慕虛榮、沉溺享樂的柳鮑芙在她的演繹下顯得優(yōu)雅克制、哀而不傷,讓觀眾感受到經(jīng)典角色在當下依舊能引發(fā)的情感共鳴。
為了更好地呈現(xiàn)“櫻桃園的易主與消失”這一核心主題,此次舞臺設計采用了極簡卻充滿隱喻性的布局,三條平行軌道貫穿舞臺,象征著櫻桃樹的椅子從整齊排列到雜亂堆疊,以此展現(xiàn)櫻桃園的興衰。
如果說于佩爾讓觀眾感受到了《櫻桃園》不一樣的角色魅力,那么英國最具影響力的戲劇導演之一愛瑪·賴斯,卻以搖滾樂大膽重塑經(jīng)典巨著《呼嘯山莊》。
《呼嘯山莊》的故事發(fā)生在十九世紀的英格蘭約克郡荒原,希斯克利夫與凱瑟琳之間熾熱而扭曲的情感羈絆,在階級差異與命運捉弄下,最終化作席卷兩代人的復仇風暴。百年來凱瑟琳的形象,早已成為女性在愛情理想與社會規(guī)訓之間不斷掙扎的文學象征。而在當代女性戲劇創(chuàng)作者的解構(gòu)與重塑中,這個“被困山莊”的貴族女性形象被賦予了突破性的當代詮釋。
在這次音樂劇場版中,故事的發(fā)生地約克郡荒原也轉(zhuǎn)向全新的戲劇表達。它不再只是故事背景,而是以希臘戲劇式的歌隊"擬人化”出現(xiàn),以旁觀者的視角為觀眾講述這段愛恨交織的家族史詩。
當契訶夫心中充滿詩意與哀愁的《櫻桃園》邂逅于佩爾的全新演繹,當艾米莉·勃朗特筆下狂風呼嘯的荒原化作電光石火的搖滾現(xiàn)場,這些才華橫溢的女性戲劇人期待以獨特而敏銳的藝術(shù)視角,讓經(jīng)典作品化作當下時代的回響。直面荒誕、拋下過往,恍然間她們已擁抱著充滿希望的未來。
編輯: | 霍慧嫻 |
責編: | 魚瑞娟 |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quán)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