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重災區(qū)美國,感染220萬人,死亡超12萬人。
這波病毒攻擊,加深了美國民眾對生物安全的擔憂。而因安全措施不到位,一度被關閉的陸軍德特里克堡生物基地,更被附近居民視為“定時炸彈”。
大家好,我是一葉,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神秘的德特里克堡生物基地。
“高度機密”的生物科研基地
首都華盛頓往北約60公里,就是德特里克堡,美國最大的生物防御和研究園區(qū)。
這里坐落著三家重要的生物研究機構,均擁有最高級別P4級的生物實驗室。而引起人們廣泛關注的美國陸軍傳染病醫(yī)學研究所就是其中之一。
該研究所開展各種病原體的科研活動,例如炭疽、埃博拉、天花鼠疫、肉毒桿菌等等,當然他們也做冠狀病毒的研究。
2019年2月,研究所的兩位科學家發(fā)表文章,總結冠狀病毒傳播特性,分析病毒粒子結構和基因組。
2020年1月以來,研究所還承擔了新冠病毒復制、毒株分離、病毒純化等工作。
有報道說,該研究所還掌握一種基因編輯技術,可從埃博拉等病毒中提取特定基因片段,其中包括位于“弗林蛋白裂解位”的基因片段,而這個片段,被認為是導致新冠病毒毒性超強的原因之一。
馬里蘭州弗雷德里克民間實驗室顧問委員會貝斯·威利斯:實驗室是從一個研究炭疽病毒的小實驗室起步的,現在卻是全國甚至全球最大的生物研究基地。我們的擔憂是,萬一出了問題怎么辦?
如此重要的生物科研工作,研究所的安全措施應該確保100%到位,甚至200%也不為過,畢竟一旦出現疏漏,后果不堪設想,那么陸軍傳染病研究所做到了嗎?
令人后怕的安全漏洞
海因里希法則說:每一個重大的事故背后必有29個輕度事故,和300個潛在隱患。
偏偏,這家傳染病研究所,一再出現問題。
2009年,美國疾控中心發(fā)現該研究所,有病原體未列入實驗室數據庫;
2010年,研究所一名微生物學家,因冰庫門閂腐蝕,被反鎖冰庫中40多分鐘;
2013年,多名研究人員被暴露于“伯克霍爾德菌”之中;
2014年,研究人員在研究“委內瑞拉馬腦炎”時,使用錯誤試管,導致離心機爆裂,造成病毒泄漏;
2019年6月,疾控中心在檢查中發(fā)現,實驗室存在廢水熱處理設施損壞,廢水凈化系統(tǒng)不達標,不遵守當地行政程序等問題。7月,相關實驗室研究活動被中止,埃博拉等高致病性病原體的研究也隨之停擺。
就在當月,距德特里克堡僅1小時車程的Greenspring退休社區(qū),54人出現咳嗽、肺炎等癥狀。弗吉尼亞州衛(wèi)生官員稱,2019年夏季,當地呼吸系統(tǒng)病患數量增加了近一半。
附近居民:風是從我家的方向往德特里克堡方向吹,大多數時間都是,我算幸運的,但其實我不該有這樣的擔憂,這基地就不該建在這里。
別看整個基地叫做生物防御基地,但其建立初期,不是為了防御,而是研發(fā)生物武器用的。
生物武器核查?美國耍賴不簽
1941年,美國啟動生物武器計劃,德特里克營地成為陸軍生物戰(zhàn)實驗室總部。二戰(zhàn)后期,美國“接管”了日本731部隊的化武研究成果,并實現了生物彈藥的工業(yè)化生產。
1949年到1968年,美軍曾在紐約、舊金山等地開展以蘇聯和中國為假想敵的“生物武器攻擊”模擬演習,以研究生物戰(zhàn)劑的氣溶膠播撒和施放效果。
1969年,時任總統(tǒng)尼克松在德特里克堡宣布終止生物戰(zhàn)活動,銷毀生物武器。但美國說一套做一套,1977年,陸軍傳染病研究所內,仍被發(fā)現保存了炭疽桿菌、天花病毒等10種生物戰(zhàn)劑和6種毒素樣品。
1975年,美國批準了《禁止生物武器公約》,但2001年,就在《公約》核查議定書即將生效之際,美國卻大找理由,推三阻四。
就在這一年,美國發(fā)生炭疽襲擊事件,導致5人死亡。聯邦調査局最后發(fā)現,襲擊所用炭疽,來自陸軍傳染病醫(yī)學研究所的同一個菌株,嫌疑人艾文斯,就是研究所的工作人員。
馬里蘭州弗雷德里克民間實驗室顧問委員會貝斯·威利斯:我們現在研究的很多病毒,比如炭疽,傳染病,雖然不能算是生物武器,但如果操作不當,也會帶來嚴重的公共健康問題。
德特里克堡基地的“惡名”
德特里克堡,可謂“惡名在外”,因為這里還曾是美國中情局隱秘的化學實驗和精神控制基地,被稱為“美國政府最黑暗的試驗中心”。
而現在,美國國家醫(yī)學情報中心也設在這里。中心通過截獲世界各國的數據,監(jiān)控全球公共衛(wèi)生安全態(tài)勢,以確保美國獲得不對稱的預警能力和軍事優(yōu)勢。
馬里蘭州弗雷德里克民間實驗室顧問委員會貝斯·威利斯:我們知道實驗室有嚴格的程序和安全標準,但公眾更關心的是,實際效果到底怎么樣呢?
居民:現在基地不告訴我們具體會有什么風險,大家的擔憂疑慮只會更多,也讓德特里克堡無法融入我們社區(qū),更像是一股入侵的勢力。
2018年9月,特朗普政府出臺《國家生物防御戰(zhàn)略》,核心內容之一,是要應對自然暴發(fā)、意外事故及蓄意攻擊等多種形式的生物安全威脅。
只不過,這樣的威脅如果來自內部,恐怕防不勝防吧。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