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子”這個詞,一直活躍在上海人的口中,形容一個人在社會上混得不錯,有實力、有魄力,我們就稱他為“模子”。但是,對于“模子”儂又了解多少呢?
“模子”如果在一個詞的最后,比如“XX模子”,則表示有某一類特征的人。先來考考儂,啥叫“撬邊模子”?
上海話“撬邊模子”,跟還有一種模子非常接近,這就是“連襠模子”,北方人常把這種人稱作是“托兒”。
很多滬語專家認為,這個“撬邊”,應該寫成“繰邊”,有兩種含義,一種指做衣服縫邊,把布邊往里卷進,再縫,使不露針腳。另一種指的是街頭非法交易中,賣方合伙人假裝顧客,造成商品緊俏或價格便宜的假象,引誘他人上鉤。
上世紀20年代,上海灘還流行一種敲詐行為,叫做“撬擺(巴)”。流氓常常雇傭女子,暗中引誘男子賭博,萬一發(fā)生沖突,她們也可幫助賭主脫身?!皵[”原意就是指衣料的毛邊,在上海的成衣鋪子里,修飾毛邊大多由女工來完成——這道工序“繰(qiao)擺”。
“繰”字生僻,久而久之就成了“撬邊”。有撬邊,就有反撬邊。還是以買東西為例子,如果不幫“撬邊模子”,而勸說顧客不要購買的行為,就會被稱為“反撬邊”。
同樣,“連襠模子”(上海話,串通一氣的意思)最早的來源,也是和裁縫技藝有關系。儂想,如果襠部不是連在一起的,兩個褲腳管還叫褲腳管么?改叫“襪套”好了!所以,好事情在一起做,上海話叫“搭檔”,這個是“檔次”的“檔”;壞事情一起做,上海人就會用“連襠”,“褲襠”的“襠”。
這里還要解釋一下,上海話里還有一句,“乃兩個寧,穿一只襪統(tǒng)管的”,它的意思和“連襠模子”還是有區(qū)別的,“連襠模子”很講究配合,誰在前,誰斷后,而“穿一只襪統(tǒng)管”基本上就是腳碰腳的意思了。
好了,說了噶許多“撬邊模子”和“連襠模子”,個么,儂是伐是曉得,“模子”兩個字是哪能來的呢?
“模子”,實際上比較流行的有三種寫法,一種就是比較常用的模范的“?!?,一種是麻皮的“麻”,還有一種呢,是碼頭的“碼”,砝碼的“碼”。各自是啥出處呢?
砝碼的碼,很簡單,說明這個人就是一個標準,我就是一只砝碼,要跟我比,喏,大家上稱過一過,引申的意思就是“起表率作用的人”;還有一種,是號碼的“碼”。過去工人在流水線上,大家互相只叫工號,比如,“2567上班了!”,穿的衣服么也叫“號衣”,所以,“碼子”就是一對一的人頭。
后來,上海的工廠開始規(guī)模工業(yè)化了,制造業(yè)要開模子,專業(yè)點,叫“模具”。過去的老師傅伐叫“開模具”的,叫“開模子”,模子開的好了,之后出來的產品,就會質量過得了關,廠長就會過來表揚一句:“模子靈的!”后來,上海閑話里就多了一句,形容兩個人很像的話:“一只模子里刻出來的”。
那么,“模子”哪能會變成切口呢?這就要從“文化革大命”講起了。在那段時間,都是以弄堂為轄區(qū)管理單位的,每條弄堂里,儕有一個最狠的角色,大家叫伊“一只鼎”。如果每條弄堂儕有“一只鼎”么,啥寧又是最狠的呢?個么,就請兩個“一只鼎”來“配模子”,啥意思?打相打,模子要匹配才可以??!
配好“模子”么,就要開始“拉場子”了。比如說,儂是XX里出來的,“乃“槍勢”濃伐?有本事,跟阿拉弄堂的來配配看模子?!”這么一說,兩個“一只鼎”就要“對開”了,也就是北方人說的“單挑”。兩條弄堂的人排成兩排,互相握手,還要說一句“向儂學習!”——真是頗有當年《三國志》打仗的風范。
上海閑話非常咂勁,本來一個“模子”么就夠咧,還要加上很多“澆頭”,比方說,“模子”可以形容一個人的體型,也可以形容一個人講義氣,有膽識,總歸是一句好的話。哎,當“模子”前面加上“澆頭”了,這下“模子”的味道就變調了——“滑頭模子”、“三光模子”、“小刁模子”,只只儕伐是好的“模子”。
“滑頭模子”是指一些油滑、不守信用的人;
“半吊模子”是說那些不內行、不老成的人;
“小刁模子”是指刁鉆陰險、會用心計的人,有時候也會指一些吝嗇的人。
個么“三光模子”啥意思?以前,抗日戰(zhàn)爭時有一個“三光”政策,是指殺光、燒光、搶光。戰(zhàn)爭年代是早就過去了,現在的“三光”是指吃光、用光、當光的人。所以,“三光模子”也是一只“脫底棺材”的“月光族”!
還有很多“模子”,估計只有老上海才知道了。
“吃精模子”,啥意思?有好處沖在前面,吃虧的事,躲在后頭,要逃的,叫“吃精模子”。
“吃斗模子”呢?就是打相打,一群人當中比較吃格、吃硬的人。
還有“格檔模子”,就是大家一起做一件事情,互相之間就是“格檔”。
老早底上海話里有一句,“格檔模子拿摩溫”,啥意思?“拿摩溫”么就是“NO.1”咯,這話的意思就是形容一個人,是最棒的,最好的。
個么相比“格檔模子拿摩溫”的,就是“壽頭模子”?!皦垲^”,壽命到頭,人越活越戇,這是一種說法;還有一種,“壽頭”,壽命剛剛開頭,人像小孩子一樣,啥都不懂,無知,總的來說,“壽頭模子”就是戇大的意思——老早底,上海灘還流行一句閑話:“宰伐光的沖頭,死不光的壽頭”。
還有一種,叫“打樁模子”,個么,“打樁模子”到底是哪能“打樁”的呢?
最早出現“打樁模子”是在文革期間,互相之間調換毛主席像章,有的人有兩只一樣的,個么拿去跟別的人換一只自己沒有的,乃么,在換的辰光就發(fā)現,哎,我一只比較稀缺,或者質地比較好,可以換對方兩只、三只,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市場。
后來,“打樁模子”出現的地方換到了電影院門口,調換電影票了。調毛主席像章是不能出現錢錢交易的,而電影票就不同了,基本就是以牟利為目的的,所以,當年電影院門口倒電影票的“打樁模子”非常多,我印象當中,80年代大光明門口經常是一長條的“打樁模子”。票子倒伐出去,個么,自己享受,進去“孵空調”也好的——這應該就是上海灘的第一代“打樁模子”。
后來,改革開放初期,上海有了“出國人員服務部”。啥意思?如果一個人出國,那么,他回來可以帶一兩件物品,有的時候,他出去趟數多了,想要的物品么都買好了,手中的大件進口商品的額度又沒用掉,好,“黃牛”來了,收掉儂的額度,再高價倒賣給需要的人。
老上海,儂還記得金陵東路外灘的“友誼商店”伐?記得“兌換券”、“僑換券”伐?
“友誼商店”門口頭的“打樁模子”,絕對是上海灘當年的一大風景。而且有勁咧,“打樁模子”有標配的:人么“精精瘦”,曬了“墨赤黑”,天熱么一條“西短”(西裝短褲),衣服呢,“夢得嬌”,管伊“正卡”、“大卡”(上海話,正版和假貨),人人一件,就像是工裝服一樣。
“元宵模子”還有人曉得伐!(我今朝一定要擺了最后講,為啥?放了太明顯,老板要吃牌頭的)
“元宵模子”,跟元宵節(jié)么啥關系,專門指亂搞男女關系的情場高手。為啥這么叫呢?以前亂搞男女關系,上海話里有句切口,叫“搞元宵”;而且,“搞元宵”,撩的儕是“有米”(有錢)的女人,當然,則番斯好,也是可以撩的——所以,元宵模子,也就是專門“吃軟飯”的男人。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