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86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氣動力和數值預報專家李澤椿接受《中國科學報》專訪,針對最近的“720”河南特大暴雨災害提出了一些反思和建議。
李澤椿是46年前“758”河南特大暴雨事件的親歷者。那場暴雨,給李澤椿的預報生涯留下了深刻的印痕。
其后數十年,他參與建立并一步步升級了我國的數值天氣預報體系,極大地提升了我國氣象業(yè)務預報水平。
以下是他與《中國科學報》的對話:
《中國科學報》:1975年8月,河南省駐馬店等地區(qū)遭遇特大暴雨,多個水庫相繼垮壩潰決,給當地人民帶來了極為慘痛的生命財產損失。作為氣象預報工作者,您怎么看待當時的情況?
李澤椿:當時的預報,我覺得做得不好。我說這個話,沒有貶低任何人,因為這個預報就是我們做的。
我那時在中央氣象臺天氣預報組工作。
當時國內的天氣預報還是靠天氣圖方法作,所用的基礎資料非常少,有的還缺乏觀測。
例如,我們當時用來接收美國衛(wèi)星探測圖像的設備在那天晚上出了故障,只能等第二天研究人員上班找人來維修。
然而就在這一夜,罕見的特大暴雨襲擊了河南。
災后,我去河南省氣象臺做了調研。我問當地工作人員,有沒有雷達,有沒有觀測記錄?回答是只有一臺雷達,但因為鄭州停電,所以沒有觀測記錄。
原本氣象部門都有備用發(fā)電機,但他們又買不到汽油。
你可以看到,當時的預報條件、預報手段、預報能力都是極其欠缺的。
《中國科學報》:時隔46年,我國的天氣預報顯然已不可同日而語。但具體到對暴雨的預報,我們現在究竟處于一個什么水平?還存在哪些不足呢?
李澤椿:近幾十年來,得益于基礎設施的日漸完善,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國暴雨預報的準確率穩(wěn)步提高。
“758”暴雨發(fā)生時,全國也沒有幾臺雷達,而我們國家現在有數百部雷達,光河南省就有十幾部。
當年河南省只有寥寥幾個氣象站,現在則至少有幾千個自動氣象站。在資料來源大大豐富的同時,我們對大氣物理規(guī)律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數值天氣預報的準確度早已今非昔比。
但暴雨的形成機理非常復雜,加之我國地域遼闊、地理位置分布不同、地形地貌多樣,人文與社會經濟發(fā)展不均衡。
因此對極端性暴雨和局地突發(fā)性大暴雨的預報準確率和精細化程度,還遠遠達不到社會發(fā)展和防災減災的需求。
《中國科學報》:具體到這次“720”河南特大暴雨,我們在預報方面的表現如何?還有哪些不足?
李澤椿:大雨到來前一周左右,中國氣象局就通過中期數值天氣預報,發(fā)現河南會遭遇一次強烈的降水過程。隨著時間推進,我們的預測也越來越準確。
自17日以來,中央氣象臺發(fā)布了暴雨黃色預警10期、橙色預警3期;河南省氣象部門發(fā)布雷電、暴雨、大風等預警信息1427條,暴雨紅色預警信息162條;鄭州市政府也從19日夜間開始發(fā)布暴雨橙色、紅色預警信號。
那有人就要問,為什么預報了暴雨,還是造成了這么大的損失?
我覺得要強調兩點:第一,損失只能減少,不能避免。預報做得越好,準備時間越長,就越有利于損失的降低。
第二,預報和預警爭取來的時間,究竟怎么才能利用好?我們的應急管理部門和其他相關機構,是不是有足夠的知識、經驗和思考?我們前期的宣傳教育夠不夠?紅色預警發(fā)送后,從管理者到老百姓,大家有沒有足夠的警覺性,知不知道該做什么?
另外,每一次災害都是不一樣的。
同樣是河南暴雨,“758”暴雨是沖垮了水庫大壩,這一次是降水產生大水涌入了城市。
我們未來的發(fā)展方向是具體地對待每一次極端天氣過程,就像現在提倡的“精準醫(yī)療”個體化一樣,“精準防災”,針對不同災種個別應對。
《中國科學報》:兩次特大暴雨災害都發(fā)生在河南,而且都與臺風有關。這里面是否有規(guī)律可循?是不是河南的特殊地形導致這里更容易因臺風而形成超強降雨?
李澤椿:很多人都問這個,但我覺得這不是目前最緊迫的問題。
我們現在最應該關心的,第一是提高預報和預警的精準度;第二是針對各種不同的情景制定好應對策略。
至于所謂的“河南規(guī)律”,研究這個問題除了發(fā)篇看起來不錯的文章,還有什么用呢?我們要做的是,不管這樣的暴雨下在中國的哪片土地上,我們都有辦法提前預知、正確預警,做好應急對策和管理。
還有就是“千年一遇”“百年一遇”的提法,我也持保留意見。
作為一個老氣象人,我深知不用說千年百年,就算是幾十年前的氣象災害,我們也沒有準確詳實的記錄。
我想我們的精力不要放在這些概念上,還是應該多做一些有用的,實際改進預警準確時效的工作。
《中國科學報》:哪些是有用的工作?
李澤椿:有用的工作,我覺得要兵分兩路。其一還是深入機理做好基礎研究,繼續(xù)提升我們的預報水平。
我們現在的數值天氣預報,中短期以內基本都比較準確了。但10到30天內的天氣預報一直是國際難題。
這個難題要不要解決?要。但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不是突然有一天就突破了。
而災害性的極端天氣隨時有可能發(fā)生,這就有“遠水解不了近渴”的問題。
所以另一條路就是具體研究,好好總結探討每一次暴雨事件中暴露出的具體問題,尋找可行的解決方案。此外還要鼓勵培養(yǎng)科研型的天氣預報人才。
預報員是戰(zhàn)斗在第一線的人,如果他們在面對一手數據時,能針對現實問題即時研究、即時判斷,那將是一支非常重要的生力軍。
最后,大雨雖然已經停了,很多問題還沒有解決。
比如這么多房屋被水泡了,地基一定遭到了損毀,政府有必要對受災房屋進行及時的逐棟評估、修繕和加固。此外,交通、醫(yī)療等方面的問題也都不容忽視。
極端天氣災害的應對處理,是一項系統(tǒng)性工程的工作。
所以在這里,一定要提醒有關部門做好災后評估和相應的補救工作。
《中國科學報》:作為一名老氣象人,關于近期的極端暴雨事件,您還有哪些想要強調的呢?
李澤椿:國家對我們科研人員的要求是: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寫在國家和人民的緊急需求上。
我們做任何研究,先想一想是不是發(fā)展國民經濟、保衛(wèi)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所需要的工作,而不是泛泛地議論和發(fā)表沒法實際檢驗的文章!
不要老想著我這個論文在國際上是什么水平、什么地位?這些暴雨是下在了中國的大地上,是由中國的特殊氣候地理條件造成的,跟國外的研究沒有可比性。
檢驗我們工作的唯一標準,永遠是有沒有滿足中國老百姓對預報和預警的需求!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