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復旦師生團隊用鏡頭記錄復旦-永平攜手脫貧路
自復旦大學于2012年在教育部和國務院扶貧辦的指導下啟動對云南省大理州永平縣的定點扶貧工作,永平與復旦已攜手走過七年時光。七年來,秉持習近平總書記“東西部扶貧協(xié)作和對口支援必須長期堅持下去”的指示精神,兩地在文化、教育、醫(yī)療、經濟產業(yè)等方面持續(xù)進行著多維度的交流。2019年4月底,永平縣順利脫貧摘帽。面對復旦寫了七年之久的答卷,2500多個日日夜夜的相伴很難通過某種媒介完全展現,他們希望通過影像記錄一些故事以及發(fā)生的變化,讓更多人看見。
這是一支由復旦師生組成的3人拍攝團隊。歷時前后整一年的籌劃、拍攝與制作,這群校園中的年輕人最終完成了一部短片——《在希望的田野上》。銘記復旦和永平牽手走過的七年,獻給每一位為永平脫貧付出過汗水和努力的人。
“她的眼睛中,能捕捉到柔軟、純真與希望”
4月23日下午6時抵達大理,乘車,7點到達永平縣,吃飯,回賓館,推本子,這是復旦師生拍攝團隊當天的行程。面對七年積淀的點點滴滴,如今要做的,就是根據已經挖掘好的故事腳本,選擇合適的畫面呈現復旦與永平之間流動的感情。團隊三人圍坐沙發(fā)蹙眉,經過反復討論和無數次互相否定,8點開始推本子直到凌晨1點,最終決定引入顏色的概念,用與故事有關的顏色形成片子的敘事方式,更突出希望的美好與五彩斑斕。
在真正身臨永平之前,拍攝團隊的成員們曾自以為已對這片土地無比熟悉。最早時候,復旦與永平的故事通過媒介傳遞到這群年輕人眼前,多年推動發(fā)生的變化令他們感慨、好奇,希望來看一看,最終促生了在脫貧摘帽之際自告奮勇來拍片的主意。他們曾做過大量“功課”:相關的媒介報道,在學校中觀察、聽聞的點滴,與扶貧干部的交流……數據或故事講述的內容變得爛熟,但仍有些什么需要親歷,無法僅通過第三方描述傳達。那便是片名中定下的關鍵詞:“希望”。
七天拍攝中的第三天,團隊開始進入小女孩楊佳佳的故事。楊佳佳是一個8歲的孩子,患有先天性馬蹄內翻足病,左腳內翻嚴重,無法正常行走,縣里、州里的醫(yī)院沒有條件治療。2017年夏天,在復旦赴永平掛職干部張志強的聯系下,佳佳在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yī)院進行了手術。2018年,楊佳佳已經可以正常走路。這次來拍攝,佳佳已能夠正常跑跳,還長胖了,小姑娘放民族假,在家休息,團隊成員們帶了禮物彩筆給她,教她畫飛機。
由于拍攝需要展示手術之前的狀態(tài),當佳佳媽媽教她念出臺詞“縣里的同學看見我的腳,都會笑”,想起之前受到的委屈,佳佳突然哭得很傷心,這讓團隊成員們觸動很深。成員們說,“之前聽張志強老師講看見佳佳眼睛的那一刻就下定決心治好她,還覺得夸張,直到真的見到她的雙眼,捕捉到里面的柔軟、純真和希望。佳佳是最能代表希望的人,因為復旦對永平的幫扶,改變了一個人的人生軌跡。”
“七年來,永平的改變是看得見的”
北斗中學是復旦大學研究生支教團(以下簡稱“研支團”)開展支教活動的學校之一。當地老師向來到這里的拍攝團隊成員分享了一則故事:一個叫施佳林的學生,一直想成為家里第一位走出大山的大學生,但語文成績總令她煩惱。后來,經過研支團成員潘晨的悉心教授,她的語文成績躍居到了全年級第二名。
通過與施佳林聊天,團隊成員了解到,成績一出來,施佳林就立刻打電話匯報給了姐姐。她的姐姐學習很好,可是初中畢業(yè)便出去務了工,施佳林想像姐姐一樣學習優(yōu)秀,語文是她一直迫切想提高的一門課。研支團幫助她的語文水平大幅提升,于是,山里的孩子施佳林這才又看到希望。
這番故事令團隊立刻決定拍攝施佳林與姐姐通話的畫面?!捌吣陙?,永平的改變是看得見的?!迸臄z團隊帶隊老師王玥說,在當地選取這一題材,是因為施佳林突飛猛進的語文成績讓人發(fā)現,希望的涌現竟能捕捉得如此清晰。
拍攝團隊于學校臨走時,有一個小姑娘跑到他們面前,問是不是來支教?沒等成員們回答,她就睜著大眼,率先搶下話頭,“是的吧是的吧,你們肯定教得特別好!”
回溯拍攝第一天,團隊選擇以航拍的方式表現當地文聯主席張繼強。張繼強成為文聯主席后,一直致力于推廣永平的文化,但苦于沒有思路。后來依托復旦大學的智力資源,博南文化節(jié)順利舉辦,永平的文化都被串聯起來,還建立了博南古道博物館。于是,南方絲綢之路活了。
一個場景要拍不少素材,團隊看了博南古道的資料,還決定要在古道路上走一走。作為古道上有名的一處,“萬馬歸槽”的名字聽來詩意。30-40分鐘的車程,一開始是公路,后面卻變成了土路,“非常顛簸,不抓住把手,屁股就坐不到座位上。”團隊成員溫曉宇回憶,這是一個很有想象力的地方,一段赤裸的土路,剛好走到向下的一段,被一大片綠植遮蔽,草木蔥蘢,這時外面的陽光透過葉與葉的縫隙灑落,形成一個個圓形的光斑投影在地上?!皶屓烁杏X前路美好,想要繼續(xù)往前走。當時,那首耳熟能詳的《在希望的田野上》就回蕩在腦海,回來以后我們就以它的主旋律為基礎,找同學重新編曲,就想把這種充滿希望的感覺帶出來?!?br/>
扶貧先扶智。一個人想不想干成一件事,能不能干成一件事,有時只是缺少契機。團隊第一次見到張繼強,是在他的辦公室。對博南古道很有研究的他風風火火地收集材料要做地方志,還有項目要申請到市里、省里、國家,相當有工作勁頭。
正是在與復旦老師的多次聊天、談心后,張繼強決心要發(fā)掘永平的文化和歷史,尚沒有其他人的幫助,他自己便開始了對博南古道資料的挖掘、收集和整理。在他的積極參與和努力下,今年8月底,博南古道掛牌,成了3A級旅游景區(qū)。
“永平之行對我們的意義非同一般”
拍攝團隊觀察到當地的自然環(huán)境非常好,是一個拍星軌的好機會,便找了個水庫,地下是水,天上是星。為了拍出天亮到天黑的過程,成員吳琦隆在水庫旁蹲了3個多小時,從下午7點到晚上11點,山里面晝夜溫差大,中午非常熱,晚上就凍得加衣服,當晚吳琦隆就感冒發(fā)燒了?!半m然我們蹲了3、4個小時拍攝的星軌,片子里面只用了5秒,但我看到了有生以來最美的星空?!睖貢杂钫f,勺柄形狀的北斗七星輪廓清晰,漫天星河璀璨。
而這幕辛苦得來的夜空,并非這場七天之行的最大收獲。
溫曉宇的內心一直有疑問,扶貧這件事究竟有怎樣的效果?這個效果又有多久的保質期?復旦對永平的意義究竟是什么?是不是存在一個時間節(jié)點,到了節(jié)點,這些“意義”都會結束?脫貧攻堅和鄉(xiāng)村振興之間有什么關系?最后他在此次永平之行中找到了名為“希望”的答案。
“我們做的事情不僅僅是經濟、醫(yī)療、教育等方面幫扶,更是文化、精神上的支持,我們在不斷整合全校內外資源,動員校友和社會力量,況且,扶貧并不是單向的,而是雙向受益的,這個時間節(jié)點只是我自己一個狹隘的理解。永平之行對我的意義非同一般。”溫曉宇感受到,復旦人在參與扶貧、奉獻、服務的過程中,可以更好地“接地氣”,獲得別樣生命體驗,了解國情民情。復旦人也能夠在這個過程中完成這項工作。“只要宏觀的政策和個體真真切切結合起來,我們足以讓一個地方切切實實發(fā)生改變?!睖貢杂钫f。
復旦發(fā)動了很多社會力量,從吃、喝、住、行、醫(yī)、學等各個方面提高永平的生活水平,能想象到的地方大都有復旦人的身影。同樣,永平對復旦人也有著巨大的改變與幫助。拍攝團隊發(fā)現,從自身拍攝任務本身而言,他們遇到了一些困難,因為長期在外拍攝,在業(yè)務能力、處理問題的方法以及思考問題的角度上,都有了極大提升。對于7年來,在永平支教、基層掛職、社會調研的復旦人來說,生命的軌跡也因此閃現不一樣的光華。隨著脫貧攻堅的深入開展,越來越多的復旦師生、校友,正在成為扶貧隊伍中的一員。
拍攝團隊成員表示,篇幅所限,片子沒有呈現的地方,他們盡力用字幕呈現,實際上,片子中的每一行漢字都是一個故事。“作為拍攝者,我們更多是這場曠日持久的事業(yè)的記錄方。我們所做有限,觀察和表現是我們最大的意義。希望通過這部《在希望的田野上》,讓更多人相信脫貧工作的巨大價值,讓更多人以不同方式志愿投身其中。”
(看看新聞Knews記者:李書馨 文字:邊欣月 陳文雪 實習編輯:李珂)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