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國到周邊,再到發(fā)展中國家,作為中國的“首席外交官”,過去5年,習近平出訪28次,足跡遍及全球五大洲,實現對不同類型國家元首外交的全覆蓋,引領中國外交在復雜多變的國際格局中始終保持戰(zhàn)略主動地位,并將熱愛和平、謀求共贏的負責任大國形象傳遞到世界各地。
習近平所到之處,也掀起“魅力旋風”。昨天播出的《大國外交》第二集《眾行致遠》中,就披露了往訪國用最高規(guī)格甚至超高規(guī)格接待這位中國貴賓的許多細節(jié)。在柬埔寨,那把自西哈努克太皇逝世后就被柬埔寨王室封存的椅子,因習近平的到訪,又再度啟用,成為習近平的坐椅。
這些至高禮遇、破格安排,在外交學院副院長王帆看來,展現了世界對中國領導人的尊重以及贊賞,同時也是對中國發(fā)揮的建設性、創(chuàng)造性作用和影響的肯定。這位中國的“首席外交官”,讓世界得以接近中國、讀懂中國,更加深切體會到一個大國邁向復興的夢想與執(zhí)著、智慧與擔當。
“中國人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提及中華民族歷來愛好和平,習近平曾在巴基斯坦議會演講時如是說。
在蒙古國國家大呼拉爾發(fā)表重要演講時,他還舉出《孟子?滕文公上》的“守望相助”,點明鄰國相處之道。
鄭和下西洋的典故,也被習近平反復引用,用以表達中國自古以來便奉行的友好往來與文化交流風范。
在多個外交場合,習近平都運用中華文明博大精深的立身處世之道,闡釋中國的“和”“合”思想。道古論今、以史為鏡,新時期下的一個尋求“合作共贏”的中國方案,也由他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那便是構建“新型國際關系”。
2013年3月,習近平開啟當選國家主席后的首次出訪,首站為俄羅斯。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會議廳發(fā)表演講時,他提到了“新型國際關系”這一概念。有媒體統(tǒng)計,十八以來,這一治國理政的關鍵詞在習近平的公開講話和文章中,被提及超過50次。
那么,“新型國際關系”的“新”在何處?王帆給出的答案是,相互平等、相互尊重,以合作取代對抗,以共贏取代獨占。
在傳統(tǒng)國際關系中,結盟對抗、零和博弈、贏者通吃屢見不鮮,強調的都是局部利益與局部安全。而中國關注到了世界和平與發(fā)展正在發(fā)生的深刻復雜變化,全球性挑戰(zhàn)不斷增多,世界經濟復蘇步履維艱,局部動蕩此起彼伏,恐怖主義威脅明顯上升,沒有哪一國能夠獨善其身,也沒有哪一國可以包打天下。同舟共濟,攜手共進,比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
要論構建新型國際關系的成功典范,還數中俄關系。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與俄羅斯“歐亞經濟聯(lián)盟”的成功對接,就是一個展示窗口。一個虛體的倡議與一個實體的機構的合作,在國際上尚無先例,具體實施需要雙方在互諒互讓、共建共享的基礎上循序漸進地予以推進。
習近平表達態(tài)度的方式,仍是他擅長的巧用典故。在出席索契冬奧會開幕式時,他的開場白是,“中國人講,鄰居家有喜事,都應該前來道賀”?!绑w育外交”成為習近平向普京介紹“一帶一路”倡議的關鍵契機。普京也以“好朋友、好伙伴”,進行回禮。
2015年5月,中俄兩國元首簽署了《關于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和歐亞經濟聯(lián)盟建設對接合作的聯(lián)合聲明》,成為“一帶一路”倡議在歐亞大陸上取得的一個重大進展。
王帆對此提出,尊重對方核心利益,絕不傷害對方核心利益,是新型大國關系建立的前提,雙方能在這種合作中共同受益、共同發(fā)展,則是這種國家關系長遠發(fā)展的強大推動力。中俄新型國際關系的順利發(fā)展,引領兩國關系進入歷史最好時期,這不僅惠及兩國,也惠及地區(qū),成為歐亞地區(qū)穩(wěn)定的基礎,為世界和平和地區(qū)發(fā)展作出更大貢獻。
合作的反面是對抗,在西方現實主義理論家們眼中,“修昔底德陷阱”是國際關系的“鐵律”,即一個新興大國必然要挑戰(zhàn)守成大國,而守成大國也必然來回應這種威脅。中美關系,就被視為深陷這陷阱之中。
王帆用“很難用一個簡單的詞匯來界定”形容這對雙邊關系的復雜性,它更適用于中國的辯證思維:競爭性的相互依存。處理好中美關系,回應所謂西方理論的歷史課題,需要兩國領導人站在戰(zhàn)略高度,進行前瞻性制度設計。
從奧巴馬政府到特朗普政府,中美關系保持總體穩(wěn)定并實現平穩(wěn)過渡。從此前的“莊園會晤”到“瀛臺夜話”“白宮秋敘”“西湖長談”,再到今年海湖莊園舉世矚目的首次“習特會”,中美元首坦誠交流,增信釋疑,為兩國關系發(fā)展奠定了建設性基調,那便是“對話”。四個高級別對話機制由此產生,“跨越太平洋的合作”由此開展。
即便眼下的中美關系因對華貿易戰(zhàn)而再生波瀾,但王帆認為,源于“301條款”的調查,歷史上也曾多次出現,但最終都能成功化解,這足可見中國一直在努力推動讓貿易摩擦與沖突在對話框下合理解決,以更加智慧的方式實現兩國共同向前發(fā)展,在良性競爭基礎上達到雙方互利共贏。這也正是新型國際關系得以扭轉大國沖突對抗的傳統(tǒng)規(guī)律,破除“修昔底德陷阱”論調的真義所在。
“獨行快,眾行遠”,這句阿拉伯諺語也常常被納入習近平的語錄,他曾在多次講話中借此來表達“朋友多了路好走”的意味。
來自外交部網站資料顯示,中國目前與170多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在此基礎上,中國還同97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關系,中國的“朋友圈”越來越大。
王帆提出,中國的發(fā)展絕不是孤獨的,我們的改革開放要面向更多國家,推動國際社會均衡協(xié)調公平公正發(fā)展,造就可持續(xù)的長久繁榮。這恰是21世紀亟待解決而又尚未解的關鍵問題。而中國對這個時代命題給出的“中國方案”,將推動這一偉大目標的向前發(fā)展。
眾行得以致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正逐步構建,人類社會發(fā)展進步的藍圖正漸漸展開。
(看看新聞Knews記者:趙菲菲 郝苗苗 畢俊杰 秦嘉瑩 實習編輯:黃麗文)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