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5號線南延伸工程后,13號線二期、三期工程也于日前順利通過了試運營專家評審。目前建設與運營單位正協(xié)同對全線設施設備進行最后的調試工作并開展各項演練,以最佳的狀態(tài)迎接通車試運營。
采用多項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工程效率和質量同步提升
13號線全線建設秉承“人文、科技、融合、創(chuàng)新”的理念,大量運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克服了諸多建設難點,將高科技、人文情感融入地鐵中。
一是全面采用預制拼裝技術,通過類似于樂高積木的預制樓梯的標準化設計,全線700多塊預制梯段板實現(xiàn)了工廠化生產現(xiàn)場拼裝,相對于傳統(tǒng)現(xiàn)澆工藝,工期可節(jié)省約40天,工程質量也明顯提高;
二是采用輪胎式鋪軌新工藝,將鋪軌走行系統(tǒng)由傳統(tǒng)輪軌式轉變成輪胎式,通過運行方式轉變,鋪軌速度從每天完成(含基底施工)33米/天增加到50米/天(含基底施工),大大提到了施工效率;
三是創(chuàng)新的提出了基于移動互聯(lián)的軌道交通項目一體化管理門戶及工程應用的管理理念,開發(fā)了地鐵工程建設管理BIM一體化管控云平臺PIP-TOS系統(tǒng),實現(xiàn)了BIM技術的輕量化和系統(tǒng)集成平臺。同時,把BIM模型和設備終端通過資產編碼實現(xiàn)一一對應,再由運營和建設單位共同建立了二維碼信息,粘貼于現(xiàn)場設備終端處。通過專用的維護APP終端掃碼后,可以提供該設備的基本信息、BIM模型信息和運營維護信息等內容,有利于運營、維保等單位的后期管理和維修。
從乘客舒適度出發(fā),全面提升地鐵服務能級
一是智能問訊機器人上崗履職。結合張江高科技園區(qū)背景,打造中科路站為上海軌道交通智慧車站新地標。車站內設置了智能問詢服務機器人,整合先進的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技術,通過人與機器的語音交互,方便解決乘客對票價、列車時刻表、換乘路線、購票幫助、配套服務設施、出入口信息和周邊地標等信息的查詢,全面提升乘客體驗。另外,中科路站還設置了集車站導向信息、PIS信息、交互服務信息、手機充電以及乘客休息為一體的智能云座椅,全面提升上海地鐵智能化服務水平。
二是車站公廁更加人性化。在廁位內設置物臺、手機架、掛鉤、安全扶手等一系列人性化設施;無障礙衛(wèi)生間采用電動移門,內部按照第三衛(wèi)生間標準增設兒童坐便器、小便器、洗手盆,以及嬰兒護理板、嬰兒安全座椅,同時配備緊急呼叫按鈕等服務設施,全面提升上海地鐵公共廁所的服務標準。
三是全線配備新型購票導乘大屏。在站廳公共區(qū)自動售票機上方設置中、英雙語運營及購票信息導乘大屏,大尺寸的屏幕可容納更多信息內容,為乘客提供網絡內票價、首末班車信息等多功能導乘服務。
四是音頻導航提升殘障人士的出行便利度。建設團隊專門走訪了市殘聯(lián)、浦東新區(qū)民政局等部門。為解決盲人乘坐地鐵的問題,與盲人代表座談并認真傾聽實際需求,了解到盲人在出行過程,聲音導向是他們的重要手段。在經過一系列調查研究后,突破性地開發(fā)了一套基于在站內設置藍牙實現(xiàn)地下定位,通過盲人手機進行音頻導航的地鐵車站智能語音導航系統(tǒng),進一步提升了上海地鐵便民服務水平,目前已在13號線12座新車站率先試點應用,受到參與測評的盲人群體的一致好評,未來將有望正式投入實際應用。此外,還在客服中心設置了可直接服務輪椅乘客的人性化矮柜、兼顧低視力人群的扶梯盲文、反差色盲道等服務和導向設施,多方位、細致入微地提升殘障人士自主出行的便利。
用匠心策劃車站主題藝術,打造一站一景“可閱讀”的地鐵車站
為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豐富上海地鐵文化底蘊,特邀請百歲書法家顧振樂、書界泰斗周慧珺、書法篆刻家高式熊、畫界巨擘陳佩秋等12位著名書法家為新建設的12座車站親筆撰寫了站名,展示于車站的站臺層墻面,讓乘客在出行之間,浸潤文字藝術之美,打造“可閱讀”的地鐵車站。
溜延伸的六個車展中的長清路站是上海首個“三覺“(視覺、聽覺、嗅覺)車站,步入長清路站,宛如走入一條底蘊深厚的文化長廊。舉頭而望,一幅富于《富春山居圖》神韻形神的巨幅山水畫在天頂徐徐舒展;信步細賞,薈萃著優(yōu)秀書法作品的“丹青長春”長廊散發(fā)出濃濃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底蘊;深呼吸間,是車站香氛系統(tǒng)的氤氳縈繞;側耳傾聽,則有清澈樂聲淙淙環(huán)繞,令人回味無窮。
中科路站作為張江科技城的門戶車站,裝修理念極具時代氣息。鏡面不銹鋼構成的是石墨晶體結構吊頂,地面上鋪滿黑白相間的幾何圖形,站廳中央的巨幅LED大屏作為地鐵與地區(qū)融合、與科技融合的展示平臺,令人仿佛置身于科技中心。綿延一百多米的地下出口通道則是一段張江科技、人文的藝術長廊??萍己腿宋南嘤成x,上海的蓬勃張力,奔涌眼前。
(看看新聞Knews記者:李恩蟾 編輯:范燕菲)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