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正是團(tuán)聚的時刻,一場紛紛揚(yáng)揚(yáng)的大雪,席卷了中原大地。高桃梅和三十七號地坑院,迎來了一年里最忙碌的時候。
在河南陜州,深居地下的三十七號院,名氣響亮。這里不僅有紛至沓來的陜州十碗席特色禮盒訂單,還有從各地慕名而來的游客。
見樹不見村,進(jìn)村不見房。入戶不見門,聞聲不見人。這是對地坑院最生動的描述。這是地平線下的古村落,也是民居史上的活化石,距今已有4000年的歷史。
在平整的黃土地上,向下深挖6到7米,挖出一個邊長10到12米的方形。在坑的四壁鑿?fù)诟G洞,形成一個地坑小院,遇水便成了膠質(zhì)的黃土,具有天然的黏性,曬干后無須烘焙就能非常堅硬,使得地坑院的四壁能夠如同磚石般穩(wěn)固。
為了不必架梯子直上直下,古人會在院子的一角,挖出一個斜向彎道,作為出入通道。
院落四周在地標(biāo)處修有矮墻,以防雨水倒灌和人畜墜落,再配上水井和碾磨,在地下生活便與地上生活無異。
高桃梅一家世代生活于此,他們常常會感慨于祖先的智慧。
在河南三門峽市陜州區(qū),至今仍有100多個地下村落。這是古人遺留下的穴居生存方式,也是物質(zhì)條件艱苦的時代,人類向自然求索的結(jié)果。這種古老的民居形式,孕育了一個樸素的智慧:只要家中有人口、有勞力,那么向下挖土,總會有棲身之處。
但是城市化的發(fā)展在不斷推進(jìn),距離地坑院外幾十公里的陜州縣城,已是高樓林立,現(xiàn)代氣息撲面而來??偸呛忘S土打交道,在農(nóng)村并不是一件體面的事,從地下走到地上,是村里更多人的選擇。
在老屋里生活,意味不方便和不體面。高桃梅告訴我們,前些年,如果不在地面蓋新房子,在農(nóng)村會有閑言碎語。你看,他家窮得連房子都蓋不起。到了結(jié)婚娶媳婦的年齡,如果男孩子在地坑院住,那就很難娶到老婆。
另一方面,對年紀(jì)大的老人來說,爬上爬下,是一個對身體的挑戰(zhàn)。
陜州為了守住這4000年的活化石,將一些空置但保存完整的地坑院進(jìn)行了修繕,向游客開放。
曲村則從2013年前后,開始鼓勵大家把院子經(jīng)營起來。在外打工的高桃梅選擇回鄉(xiāng),張羅起了民宿生意。依靠著“向下挖土”的勇氣,高桃梅將自家荒廢的地坑院支棱了起來。
每到旺季,37號地坑院都要接待絡(luò)繹不絕的游客。這個小小的院子,塑造了很多外地人對于地坑院的初印象。好奇心,讓游客們對黃土下的房屋多了一份喜愛,少了一份挑剔。
歲歲年年,地坑院里人來人往,但大多都是過客,只有在春節(jié)臨近時,那些本來就屬于這里的人,才會賦予地坑院不一樣的煙火氣。
在外漂泊的旅人,異鄉(xiāng)求學(xué)的游子,回到陜州,回到老屋,湊齊了一桌團(tuán)圓飯。四四方方的地坑院,凝聚了一整個家族的回憶。
這些年,高桃梅走出過農(nóng)村,在外打工漂泊,維持生計,最后選擇回鄉(xiāng),重新扎根在這片土地。她未曾想到過,在過往漫長的時間里,象征貧窮的院子,年輕時候讓自己自卑和逃離的老屋,如今反而讓一家人過上了更為富足的生活。
時代奔騰向前,中原大地上近萬座地坑院的去留,曾經(jīng)或許是一個問題,但是越來越多的高桃梅選擇重新出發(fā),用民宿、藝術(shù)館和更多形式,讓地坑院在這個時代尋得新的價值。
(看看新聞Knews記者:賴瑗 李維瀟 耿博陽 李響 李海龍 何瑞華 編輯:馬婷)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quán)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