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共上海市委對外宣傳辦公室、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SMG NEWS)聯(lián)合發(fā)起,2023“愛上海的理由”青少年英語短視頻征集展播活動以“我最愛的中華寶貝”為題,誠邀全球新生代用向上的風貌、良好的英語表達和創(chuàng)意的鏡頭語言展現(xiàn)青少年眼中具有當代價值和世界意義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這是來自唐代的碳化粟米,至今已有1000多歲了。粟米那么久都不腐爛,是怎么做到的呢?這就是我今天想介紹的:糧倉。在隋唐時期,掌權者在運河沿岸建立了很多糧倉,為天下人儲糧。古人會將糧倉選在干燥且地下水位低的地方,糧倉內部先會用火灼燒,再鋪上草席、木板等,從而保證了糧食的新鮮。
多年來,儲糧技術不斷進步,但民以食為天的思想代代流傳?,F(xiàn)在的中國,擁有亞洲第一大單體糧庫:中儲糧,上海也有一些糧倉,這就是其中之一,雖然它現(xiàn)在已經被改成了藝術館,但還保留了糧倉的樣子。黃浦江上貨輪的汽笛聲回響著,中國的糧倉故事還在延續(xù)。
作者:李樂伊 學校: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學 指導老師:朱立凡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