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窗洞辟,循桄俯臨,然后魚鳥之出沒,煙云竹樹之晻靄,而倩麗悟不盡于四矚,因名之曰湖心亭。”清朝文淵閣大理寺卿陸錫熊以《湖心亭碑記》記載了當年豫園湖心亭的勝景。
如今,湖心亭是滬上留存至今最古老的茶樓,提醒著人們關于茶文化的記憶。近日,豫園商城與中華印刷博物館攜手,用現代領先的激光掃描與打印技術結合,重新拓印了湖心亭內的國家級保護文物《湖心亭碑記》,保存了這份珍貴史料?!逗耐け洝芬矊⒁詡鹘y(tǒng)文化的現代創(chuàng)新形式進入大眾視野。
豫園方面也借此契機,在4月7日舉辦了“春游園、匠心茶”湖心亭茶文化月活動。開幕式當天,20名身著漢服的少年在豫園中心廣場上誦讀《湖心亭記》碑文,3名00后小藝術家現場創(chuàng)作書畫“湖心亭”。這次活動由豫園股份主辦,豫園商城與東方造物平臺東家-守藝人承辦。主辦方表示,這是對湖心亭兩百年歷史的致敬,也是一次向新生代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嘗試。
湖心亭原系明代嘉靖年間由四川布政司潘允端所構筑,屬豫園內景之一,名曰鳧佚亭。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布業(yè)商人祝韞輝、張輔臣等人集資在鳧佚亭舊址上改建成湖心亭,作為布商行人聚會議事之場所。
建成年八月,清朝文淵閣大理寺卿陸錫熊省親來到此地,用秀美筆跡寫下《湖心亭碑記》贊許湖心亭勝景。后人贊其行文酣暢,將通篇文字鑿刻于石碑之上,立于湖心亭內。
《湖心亭碑記》是一篇行文流暢、疏密自如的佳作。它客觀描述了湖心亭因為建筑選址而具有的別致風景:“夫以數畝之園,一泓之池,視錢塘之西湖,曾不足比擬百一。然斯亭也,宏敞而清曠,實能羅園之景而致之幾席……”作者在結尾處還特別提到,湖心亭從建成伊始,就是上海一處可供來往客人游覽的城市美景。
清咸豐五年(1855年),湖心亭由購得業(yè)主用來開設茶館,名為“也是軒”茶樓,為上海灘最早的茶樓。清末宣統(tǒng)年間,因原茶樓主人賭博虧空招盤,由商人劉慎康接盤湖心亭茶樓,把招牌改為“宛在軒”。劉慎康在經營上很有一套辦法,他開設雅座,每日上午還有一班自愿結合的音樂愛好者吹奏民族樂器,供茶客欣賞,因此茶樓的生意日益興隆。
至清同治、光緒年間,城隍廟市場已初具規(guī)模,作為休閑場所之一的茶館盛極一時,在城隍廟5.3公頃的土地上,就有湖心亭、春風得意樓、桂花廳、四美軒等14家馳名滬上的茶室,組成了城隍廟饒有特色的茶市風光。
新中國成立后,宛在軒茶樓由公私合營改為國營,更名為湖心亭茶樓。當時這個區(qū)域還有其他六家茶樓營業(yè)。但是,至1972年豫園商場建立時,偌大的城隍廟市場內僅剩湖心亭一家茶室。
1982年,湖心亭茶樓按歷史原樣全面整修,保持飛檐花窗的三亭連體結構,室內裝飾以至桌椅、器皿均按傳統(tǒng)設置。整修后的湖心亭也很重視茶文化的研究和推廣,不僅推出了別具湖心亭特色的江南茶藝,還在1990年建立了上海第一支茶藝表演隊,每年都要根據季節(jié)來組織茶會。在茶客中流傳著一句話:“白相要到城隍廟,品茶要去湖心亭”。
每年新春初一至初五,湖心亭茶樓天天供應新春元寶茶。大年初一到茶樓喝“頭茶”元寶茶,這是從清末民初就流行的習俗,現在更成為上海都市生活中難得保留下來的新年傳統(tǒng)。
湖心亭茶文化蜚聲海內外,吸引八方來客來此品茶。1986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訪問上海,在游覽豫園期間來到湖心亭飲茶。從此,湖心亭茶樓知名度大增,先后接待了英國、法國、德國、日本、意大利以及西班牙、加拿大等近二十個國家的總統(tǒng)、首相、總理等政要與世界各國的知名人士。
作為上海老城廂的城市文化名片,如今豫園除了湖心亭,還會舉辦傳統(tǒng)的春節(jié)燈會、端午文化節(jié)、中秋文化節(jié),今年還會創(chuàng)設一系列的豫園特色文化節(jié),如城隍文化系列活動、文創(chuàng)禮品節(jié),以及著力于弘揚傳統(tǒng)文化的文化藝術節(jié),如中華文字展、海派服飾展等。
據了解,本次茶文化月將持續(xù)一個月,除了向市民推薦經過精心挑選的茶葉、茶器外,主辦方還會在每周推出茶藝表演、制茶體驗和趣味斗茶活動,加深市民對茶文化的了解。豫園還計劃未來與更多學校攜手,成為上海文化教育活動基地,弘揚城市傳統(tǒng)文化。
(看看新聞Knews記者:王琳琳 攝像:呂心泉 編輯:曾小真)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