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脊紅瓦如鱗,木窗藤蔓纏繞。穿過歷史悠久的拱券門,晾衣竹竿、搓衣板、馬桶刷等居家日用品在此唱著主角。在上海黃浦區(qū)陜西南路與建國西路的交界處,有一片融合西洋聯(lián)排房屋風格的石庫門建筑,歷經(jīng)近百年,依然有其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建筑藝術(shù)價值。它就是上海第一批優(yōu)秀歷史建筑、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步高里。
步高里建于1930年,由萬國儲蓄會和法商中國建業(yè)公司建造。在弄口的拱形大門上端,有法文“CITE BOURGOGNE”字樣。厚實烏漆的大門、花崗石的石窟、平面的布局,都體現(xiàn)出了步高里的建筑特色和濃濃的上海傳統(tǒng)民居的文化風俗?!澳壳皝砜?,整個建筑風貌還是基本保持了上世紀三十年代的風貌,居住在這里面的老百姓保留了當時原生態(tài)的生活環(huán)境和生活習性?!痹跉v史建筑保護專家陳中偉看來,石庫門的市井生活在此得到了延續(xù)。
“小時候夏天,家家戶戶都會出來,在弄堂里鋪著席子,或坐在小凳子上,搖芭蕉扇…”這是步高里老居民楊啟時對夏日弄堂乘風涼的記憶。老楊出生在步高里,至今已有70多年,對他而言,這里不僅僅是居住地,更是他人生記憶的承載地,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是歷史的見證者。談及當年弄堂里的臺硌路和往來叫賣的小販,楊老先生用了一個充滿感情色彩的比喻,他說那是步高里一天的晨曲。
光陰流逝,如今,石庫門的生活環(huán)境已屬局促,居民們改善居住條件的愿望也變得十分迫切。所以步高里很快將迎來“保護性修繕”工程,既留住石庫門風貌,也要提高居民們的生活條件。正如陳中偉所說“最好的保護就是要利用”,要讓步高里始終保留其應有的市井風貌,那么就該留下像楊老先生這樣的原住民,讓他們繼續(xù)譜寫步高里的“社會畫卷”!
【關(guān)鍵幀】
消失的舊時光
不變的老建筑
在步高里的紅墻黑瓦里
蘊藏著小弄堂的美
永存著老街坊的情
(看看新聞Knews記者:朱亦敏 成奕霖 浦帆 實習編輯:祝聞豪)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quán)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