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備受關注的長江口二號古船正式入住位于楊浦濱江的“新家”,對于考古工作者來說,長達數年的文物保護與考古發(fā)掘任務,才剛剛開始,要揭開這艘清代古船的諸多未解之謎,又將面臨哪些新的挑戰(zhàn)?
裝載著長江口二號古船的“奮力輪”,緩緩駛入上海船廠舊址1號船塢。一段新的旅程,正式開啟。
這個新的“港灣”,是閑置了十多年的舊船塢,早在半年前,上海打撈局就開始對船塢進行了檢測修繕。
交通運輸部上海打撈局副局長周東榮稱:“船塢很長時間沒有使用,它上面的止水帶橡膠已經老化,我們現(xiàn)在把橡膠已全部更換成新的?!?/p>
與此同時,深入江水深處,為古船定制澆筑的水泥馬鞍底座和奮力輪坐底的200個塢墩,也提前在船塢底部安放到位。
古船的保護方案同步啟動,20多天后,“沉箱”上方就有一個度身定制的保護罩,蓋住古船,讓它處于相對密閉的環(huán)境中,進行控溫、保濕。與此同時,明年十月前還要在保護罩外面建造一個考古保護艙。
上海市文物保護研究中心副主任翟楊介紹:“古船要從原來的泥下的環(huán)境,適應在空氣中的環(huán)境,實際上它要適應‘新家’,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對它的土壤環(huán)境、空氣的溫濕度進行監(jiān)測和調控,使它逐步變成一個穩(wěn)定的環(huán)境?!?/p>
為了讓這個保護艙更好地保護古船和考古發(fā)掘,設計方不斷優(yōu)化打磨方案。
全國工程設計大師、華建集團上海院資深總建筑師唐玉恩表示:“這個船塢也是優(yōu)秀歷史建筑,我們是小心翼翼地利用這樣一個可以承載水下考古的場所,同時要保持它重要的對我們上海造船業(yè)這個城市文化遺產?!?/p>
按照目前的建設方案,考古保護艙建在一號船塢內,占地面積約2280平方米,兩側不與船塢本體接觸,底部墊高,減少對船塢地板產生影響。與此同時,還要滿足考古的專業(yè)、嚴苛的技術要求。此外,考古保護艙的臨江一面將采用透明材質,形成絕佳的觀景框,將內部考古工作動態(tài)展露出來。
上海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城市更新院副總建筑師嚴何稱:“希望能夠在這里營造一個場景,就是說把歷史上的這個船塢和我們現(xiàn)在這個考古工作以及更遠古的這個沉船,能夠把它結合在一起?!?/p>
當古船搬入新家,更大的考驗還在后面。全面的考古調查與科技保護已經陸續(xù)展開,這兩天,來自北京大學的技術團隊,正在對從長江口二號清理出水的重要瓷器進行數據采樣??脊殴ぷ髡哂帽銛y式X射線熒光光譜分析儀,對文物不同部位進行掃描,采集好的數據,實時匯總到電腦中。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無機材料考古實驗室科研助理余甫倩說:“測它的成分,我們會回去跟數據庫進行比對,來推測一下的產地?!?/p>
此外,長江口二號古船本身是一艘體量很大的清代木制帆船,整體打撈出水后,如何保護好船體,堪稱世界級難題。
上海博物館文物保護科技中心研究館員、館藏文物保存環(huán)境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上海博物館) 副主任吳來明表示:“出水以后,到考古全部清理完成,這個周期會很長。那么這樣的情況下長期保濕的話,它很容易引起霉菌生長,那么這個也是世界難題?!?/p>
目前,上海正在籌建長江口二號古船博物館,這將是一座活態(tài)的博物館,可同步開展考古發(fā)掘、文物保護和展示教育。
上海博物館館長褚曉波說:“希望把這個博物館打造成既有歷史厚重感,又跟城市品位相匹配的非常適合老百姓去打卡、去學習的重要文化場所?!?/p>
未來,古船博物館由上海博物館負責籌建、運營,由此上博將形成“一館三體”的格局,其中人民廣場館以臨時特展為主,上博東館以常設展為主,楊浦濱江的古船博物館則聚焦考古主題,填補申城博物館體系中的空白。
(看看新聞Knews記者:劉逸然 攝像:盧敏 張琦 丁家偉 徐曉 編輯:小真)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