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滴滴美團摩拜交叉搶地盤 可送外賣的網約車要來?
看似穩(wěn)定的移動出行格局近來頻生變化,美團在多地上線網約車業(yè)務;摩拜也推出了共享汽車服務;滴滴接管小藍車并宣布將推出自己的共享單車平臺。這些變化表明了什么?又會給行業(yè)和普通用戶帶來哪些變化呢?
↑資料圖:2016年7月28日,山西太原,民眾使用網約車服務。 中新社記者 武俊杰 攝
移動出行混戰(zhàn):跨界搶地盤
這些變化發(fā)生后,記者分別采訪了三家企業(yè)。滴滴方面表示,共享單車本身會給用戶帶來便捷與實惠,其布局跟網約車業(yè)務并不沖突,只是出行場景不同。
上線共享汽車業(yè)務后,摩拜稱,旨在用自己技術,打造車、樁、網一體化的交通立體模式,一站式解決消費者從騎行、到駕駛、再到騎行(騎-乘-騎)的多場景出行需求。
美團點評方面表示,其使命是讓大家“吃得更好、活得更好”,而餐飲、娛樂等業(yè)務均與出行緊密相連,進入出行服務,恰好是讓用戶體驗更便捷。
對于這些變化,上海社會科學院互聯網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易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分析,這其中,只有外賣業(yè)務看起來和移動出行的聯系有點遠,但
實際在國際上,包括Uber在內的網約車企業(yè),早就開始做外賣業(yè)務了。
“美團布局網約車的心態(tài)可能是‘與其被動挨打,不如主動出擊’,另外這也可給美團的上市再加‘故事’”。李易說。
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滴滴就入股了外賣平臺餓了么;Uber也在2014年推出了外賣業(yè)務Eats,另外,他們還有配送服務Uber Rush。
李易分析,原來大家都認為外賣、網約車、共享單車會分別成為行業(yè)寡頭,但目前這些變化表明,一旦形成平臺經濟,是很可怕的,業(yè)務沒有邊界,并且隨時可跨界,現在是外賣,未來還可能做快遞。
↑資料圖:成排的摩拜單車在路邊停放。中新網 吳濤 攝
燒錢大戰(zhàn)很可能再次來襲
這一輪跨界搶地盤來勢洶洶。有消息顯示,美團網約車對司機端抽成比例為8%,這比滴滴整整減少了一倍以上,而且在部分地區(qū)還有獎勵,例如北京前5萬名司機前三個月零抽成。
記者還注意到,不知是否因為競爭壓力,老牌的網約車企業(yè)易到最近也下調了司機端的抽成比例,從原來的21%下調為5%。不過易到現在的實際控制人、韜蘊資本創(chuàng)始人溫曉東表示,這和美團把傭金降到8%沒什么關系。
不止是網約車,在共享單車領域,平臺之戰(zhàn)也一直是在“燒錢”的狀態(tài)中。各種優(yōu)惠、免費騎行活動不斷;摩拜和ofo等推出的月卡模式,更是價格低廉,最低僅2元就可包月。
另外,為什么說移動出行領域燒錢大戰(zhàn)有可能重啟,記者在調查中發(fā)現,司機對網約車平臺忠誠度并不高,有網約車司機對中新網記者直言,“自然是哪家平臺給錢多跑哪家?!?/p>
“這種狀況下,燒錢大戰(zhàn)的可能性很大?!崩钜追治?,如果滴滴反應不夠靈敏,美團網約車就有機會做大;但如果滴滴反應,就需要調整司機抽成比例等。不過李易還表示,如果滴滴反應夠靈敏,在網約車領域,其他平臺或很難再與之抗衡。
滴滴創(chuàng)始人兼首席執(zhí)行官程維也評價了美團網約車,他說,中國有350家網約車平臺,多一個競爭者而已,滴滴碰到了太多的對手,美團肯定不是最弱的,但也未必是最強的。
↑資料圖:美團外賣小妹在送外賣的路上。中新網記者 富宇 攝
用戶享受補貼打車、騎車的優(yōu)惠將更多
企業(yè)混戰(zhàn)移動出行,用戶能得到哪些實惠?經歷過2014年網約車補貼大戰(zhàn)的用戶都知道,動輒十幾元的紅包不是鬧著玩的,一個打車起步價妥妥地就有了。移動出行一旦再次引發(fā)燒錢大戰(zhàn),紅包自然是少不了的。
李易稱,對廣大用戶來說,移動出行混戰(zhàn)肯定是好事,競爭存在,服務才會更好,用戶還有可能得到競爭補貼。
另外,用戶在移動出行體驗上也會更好。試想一下,一份共享單車押金,多種共享單車隨便騎;共享單車和共享汽車、網約車接駁不卡殼,1分鐘的時間都不會讓你浪費;你的外賣可能是網約車送來的,更快更穩(wěn)不撒湯;更甚者,說不定未來還可以在車上吃外賣呢。
這些都不是沒有可能,比如,滴滴已經推出過“一鍵叫小龍蝦”服務;其平臺上也已匯集了專車、快車、順風車、共享單車等功能,而且未來共享單車還會納入包括ofo、小藍車在內的多種共享單車。
種種跡象表明,未來移動出行一個APP解決所有事兒是大概率事件。摩拜也表示,未來用戶將無需切換APP即可使用摩拜共享汽車,實現開鎖、還車、訂單支付等功能,一個APP滿足多種出行需要。
但問題又來了,同樣是一個APP囊括移動出行所有服務,你是選擇摩拜、美團、還是滴滴?巨頭之爭,恐怕撕戰(zhàn)仍是少不了的。(記者 吳濤)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