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蘿卜炒土豆,怎么燒出以假亂真的蟹粉味道?
“功德林”的一天,從清晨六點半一碗熱騰騰的素澆面開始。南京路還沒“醒”,“功德林”客堂間里已經(jīng)人聲鼎沸。
初春的早市,每天要下600碗素什錦面。面筋、蘑菇、胡蘿卜、筍、木耳、豌豆,甜咸適中,湯清面滑;一口氣吃完,身心舒暢。來的大多是熟客,有人民公園早鍛煉的老人、也有附近上班的年輕白領,這位阿婆要“面爛點”、那位小伙要“湯多點”,服務員都會備注上一筆。一碗面,一份情。這就是老字號的“味道”。
功德林成立于1922年,最早由杭州城隍山常寂寺維均法師的弟子趙云韶開設,當時店址在北京路貴州路口的祥康里,名“功德林蔬食處”,取自佛經(jīng)“積功德成林,普及大地”之意。
1927年,功德林從北京路遷到現(xiàn)在的黃河路,營業(yè)面積擴大到1000多平方米。很快,這里就成了上海名流匯聚的地方, 魯迅、柳亞子、沈鈞儒、鄒韜奮、黃炎培等都是此間常客。1933年,77歲高齡的蕭伯納來到上海,宋慶齡在孫中山故居宴請蕭伯納,席上菜肴正是功德林素食,蕭伯納贊不絕口,稱之為“素菜之王”。
清炒蟹粉、松子富貴魚、紅燒海參、糟溜魚片……這些功德林的招牌菜,乍一聽都是葷菜,而原料其實皆素食。素菜葷燒、形態(tài)逼真,正是功德林大廚的絕技所在。
其中,這道素蟹粉最為出名,曾獲得第六屆世界烹飪大賽金獎。菜肴盛在紫砂制成的蟹形容器中,只見“蟹粉”紅黃互襯、香氣四溢。嘗上一口,鮮香中略帶酸味,就好像蘸了醋的上海大閘蟹的味道,足可以假亂真。
廚師長張洪山是功德林素食制作技藝的第三代傳人,他在這里已經(jīng)工作了40年。讓老張總結(jié)功德林成功的經(jīng)驗,他只說了兩個字:認真。“只要‘認真’兩個字就可以了,你燒出這盤菜,你自己喜歡吃嗎?你自己喜歡吃了客人肯定喜歡。”
95年來,功德林傳承的不僅是“老字號”的上海味道,還有“老字號”的良心。
【攝界|關鍵幀】
藝承千載,
飄香古今。
百年誠信,
功德無量。
(看看新聞Knews記者:朱亦敏 編輯:劉喻斯)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quán)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