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考古愛好者陳寒松介紹道:“我叫陳寒松,是一名80后上?!林壳皬氖碌氖呛蜕虾v史研究以及傳播有關的工作。你們現(xiàn)在看到的就是我的日常工作狀態(tài),它也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城市考古’。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城市考古,最早是在國外流行起來的,在當?shù)匾脖唤凶龀鞘行凶?,英文就叫CityWalk,類似于‘像當?shù)厝艘粯勇眯小睦砟睿ǔ幸粋€熟悉當?shù)爻鞘械娜藥ш?,大家一起到城市里穿行,看當?shù)氐慕ㄖ?,了解文化歷史背景,甚至還可以一起品嘗美味小吃?!?/p>
陳寒松回憶起自己與這項工作的淵源時說道:“我參與這項工作是從2018年開始的,到現(xiàn)在也超過兩年了。不過,在這之前,我對上海城市歷史的關注已經(jīng)持續(xù)很長時間,包括我在澳洲求學期間,自己主攻的就是中國研究,而上海史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塊內容。此外,我還有一定規(guī)模的上海歷史影像及文獻收藏,許多藏品我還在行走的現(xiàn)場展示過。這張照片是我個人的收藏,一張十九世紀的蛋白影像,這張照片看到的就是今天的圣三一教堂的原貌,這張就是我在那天的‘十里洋場’,從大馬路到六馬路的城市行走活動當中給大家展示的圣三一教堂原版的歷史照片。我其實對上海的興趣,也引導了我對歷史上上海的歷史上的老照片有自己的一些收藏和涉獵,其中有相當一部分都是十九世紀的照片為主?!?/p>
“19世紀的攝影術和1930、1940年代的攝影術還是有很大的區(qū)別。早期的照片因為攝影術剛剛誕生,也因為一些技術上面的不同,它有一些自己的特點在里面,比如說,你可以看到這個照片都非常大,尺寸都很大,而且清晰度都非常高。它是用濕板成像的方式,直接在玻璃板的底片上面拍攝,然后繕印的,對我來說,十九世紀的上海,看起來既陌生,但又有點熟悉。這張就是目前房子還在,而且你可以同角度地觀察這棟樓的,這就是原來英國駐上海的總領事館,這張是豫園的湖心亭,但是是湖心亭在1870年代前后的模樣,包括在這個前面看到的橋,就是現(xiàn)在的九曲橋,但是照片上的九曲橋還是木頭欄桿的?!?/p>
“這張照片上就是已經(jīng)消失掉的,曾經(jīng)上海的地標,這個上面的塔就是原來在今天江西中路香港路的位置,曾經(jīng)有一個非常高的自來水塔,這是英商上海自來水公司的儲水用的水塔,從楊樹浦水廠生產出來的自來水,經(jīng)過這個橋,從上面的水管,一直運輸?shù)剿斨腥?,為上海的中心城區(qū)供水?!标惡烧J為,“這個照片里有一種很沉靜的力量,看上去很安靜,但是在安靜的氛圍里,它又非常蓬勃的,上海作為一個港口城市,開始真正躍居到世界舞臺上的一個前奏。除了老照片之外,我的收藏,還包括了近代紙鈔、舊收據(jù)證件、舊地圖、舊書等,這些舊物隱藏的細節(jié)都為我的歷史研究,增加了更多當時的‘現(xiàn)場感’?!?/p>
“這個東西是1930年代,英商中國公共汽車公司出版的線路手冊,里面有它當時經(jīng)營的線路站級表。特別有意思的是,它里面還附了一個地圖,這個地圖可以打開的,打開之后反映的是1930年代的上海整個公共汽車的線路圖,上面標黃色的就是線路圖,然后這個圖背后還有一系列很有意思的廣告?!标惡上蛴浾呓榻B自己的收藏品,“在所有的收藏品中,這本名為《上海灘野史》的舊書,對我來說有很特殊的意義,甚至可以說是我從事城市考古的‘起點’。其實它里面也提到了,不少跟上海有關的,比如說上海過去的古跡,有歷史意義的地點,但是當時看這個書的時候,還在念小學,太小,就還沒有能力到外面,去自己一個人逛,但是這個興趣已經(jīng)在那個時候種下了。”
回顧自己的用影像“記錄”城市的過程,陳寒松說道:“我的第一臺相機是在大學期間買的,當時距離我走上街頭探索這座城市已經(jīng)有一段時間了,我急需將自己的所見所聞用影像的方式記錄下來,就像那些我收藏的舊照片一樣,或許將來就會有另一個人,看到這里正在發(fā)生的一瞬間。注意這張圖后面遠處的背景,當中有一個三角形的結構,其實就是現(xiàn)在看到背后的這棟房子,當時拍這張照片的時候,是從商船會館的里測往外拍到的,當時一些建筑的現(xiàn)狀。除了拍攝建筑、環(huán)境,人也是我記錄的重要主題。2010年的時候,在側門的旁邊有一個簡易的樓梯,然后我記得從那個樓梯爬上去,趴在那個房子的墻頭上,拍下了這張照片,這戶人家可能是商船會館附近還沒有搬走的一戶人家,也可能是這個地方的建設者暫住在這里。我在這里拍下了他們一家三口的這頓晚餐,我想這樣一個場景也讓很多人在觀察這些建筑的同時,能夠觀察到和這些建筑產生關系的各種各樣的人群,也是讓這樣一個歷史建筑有了一點點溫情的感覺。”
在陳寒松眼中,其實,城市本身就有很多面向的,就像外灘,人們常??吹剿嫦螯S浦江的正面,但其實它的背面也很有意思。而“城市考古”就是想把這些散落在城市中,容易被人忽略的隱秘角落挖掘出來,它可以是梧桐樹下的花園洋房,也可以是普通的街道弄堂,其實都隱藏著這座城市不同的故事。
回顧這一路走來的經(jīng)歷,陳寒松說:“從2018年第一條線路誕生,到如今已有四十多條原創(chuàng)線路,短短兩年多的時間,我和我搭檔們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F(xiàn)在每個周末和節(jié)假日,我們都會走上街頭進行講解,而最令人欣慰的還是看到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參與到這項原本‘冷門’的文化活動中。”
“城市考古”愛好者表示:“我是一直在海外居住了8年,今年大學畢業(yè)回來,對于這個城市,也算是重新熟悉起來的過程?!绷硪晃弧俺鞘锌脊拧睈酆谜咭舱J為:“很多東西平時走過了,你不知道背后的故事,沒辦法,原來這個地方原來這么有意思,這么有歷史,你會更好地去認識這個城市。”
參與到親子“走繪”線路的陳雅然小朋友說:“我畫的是這個亭子,我用這些深色的油畫棒,去表現(xiàn)這個亭子的外形?!标愌湃粙寢尭嬖V記者:“因為創(chuàng)作來源于生活,我想讓她走在自然界的過程中,能夠讓她學習?!?/p>
陳寒松認為:“上海是一座非常獨特的城市,特別是近代以來,各種歷史文化在這里碰撞交融,讓它成為全世界最復雜、最迷人的城市研究樣本。它的建筑、它的歷史和它有關的人,都是這座城市的一個個注腳,也給我們認知這座城市提供了‘養(yǎng)料’。通過‘城市考古’,我們重新認識所居住的這座城市,留存它的記憶,或許在將來的有一天,你會向別人說起這段經(jīng)歷。那么到時候,上海和它故事就由你流傳了下去?!?/p>
(看看新聞Knews特約記者:瞿黎春 王超 編輯:王燕 陳梅蓉 實習編輯:楊佳瀅)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